求點推薦票如何,各位萬夫長?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千夫長與萬夫長的區別在哪裡?
表面上來看,一個是能統領一千騎兵,而另一個,則是統領一萬騎兵,也就是十個千夫長的兵力。
當然,這是最大限度的情況下,在正常情況下,一個萬夫長的兵力,其實最多也就不會超過七八千人,畢竟在這個時代,他們的兵力準確度,很多時候都不會那麼準確。
這只是帶領的兵力上,千夫長和萬夫長的差別。
但是這十倍的兵力,其實求生者到還不是特別的在乎,樸汴與那阿瑞斯之所以同時謀求一個萬夫長的職位,其實更重要的,都是因為他們看中了萬夫長的權利!
在這個時代,出兵打仗,可不是吼一聲,拉起部隊就可以出去乾的。
在宋朝,你首先得需要皇帝的首肯,然後是六部官員決議,最後是兵部下令,然後再指派將領或者直接指派當地的駐軍,最後朝廷還要下達作戰目標,甚至可能還會有監軍來監督軍隊的一舉一動。
宋朝的軍隊,大部分都是這麼作戰的。
老實說,就這樣宋朝還能跟遼人啊金人啊的威脅下,挺了那麼久,其他先不說,有一說一,這真的是命好。
這是宋朝的軍隊,而遼國的軍隊呢?
往大了說,同樣是皇帝下令,然後將軍們配合,但是他們卻比宋朝少了好幾道工序,那就是文官們。
遼人南下,往往帶的軍糧是很少的,所以經常就食於敵,也正是因為這樣,遼國的文官,往往在打仗的時候,通常充當的都是後勤的事情,前線的戰況,往往是跟他們沒有什麼關係的。
所以在皇帝這一層面,宋朝和遼國還是差不多的。
但是在往下就不一樣了。
宋朝的軍隊,哪怕是邊防的軍隊,他們是沒有自主權的!
舉個例子來說,如果有遼人要打過來了,他們不能先出擊,宋朝的軍隊只能防守,被動挨打也不能提前出手。
簡單來說就是,宋朝的軍隊,只有防守的權利,沒有進攻的權利!
因為軍隊的一切行動,除了就地防守外,其他都要朝廷來決斷!
我們都知道,打仗的事情通常都是十萬火急的,哪裡容得拖延?
戰績稍縱即逝,又哪裡等得到後方的旨意?
但是不僅宋朝,其實很多朝代都是這麼做的!
這種事情看上去很搞笑,但是這確實是真的。
(至於為什麼,我就不再這廢話了,你們可以自己去查,我重要說的是遼國!)
而遼國就跟宋朝不一樣了。
遼國的基層軍隊,很多都是有自主權的。
他們可以自己決定打不打,什麼時候打,怎麼打,打多久,等等等等這些軍事問題。
他們不用考慮糧草問題,他們不用考慮國際問題,甚至很多時候,他們還不用怕承擔貿然開戰的罪責,他們想怎麼打就怎麼打!
(當然,這種情況很多時候,都發生在遼國前期和宋朝交戰的時候,還有和西夏立國前期的時候。。)
而遼人,更多的是把這種行為,叫做。。打草谷。
但畢竟是一個國家的軍隊,不可能人人都有隨意開戰作戰這種等級的自主權的,遼國畢竟是個國家,而不是之前他們的部落。
所以,萬夫長,就是遼國擁有這種自主權的,最低階別的。。將領!
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樸汴和那阿瑞斯,都要謀求萬夫長職位的真正原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