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是飛沙城在拿下避風城時後續過來的援軍,在匯合了中年大鬍子之後,一切便不同了。援軍成了主力,而收攏的潰兵也在整備,似乎飛沙城並不打算剛吃了一口的肥肉。
這是王銳在三天之後,從西面入城的行商們口中打聽到的訊息。
行商們起先不願意回答,因為毋庸置疑,他們被搶了,付出了三分之一的財貨,等於這趟買賣白做。
但是有錢能使鬼推磨,何況是毫無節操的西域人。
巴旦開始上路了,他將在周哲守護避風城的這段時間內,跑去各地,將那些得罪過飛沙城,或者本身對飛沙城有敵意的人都帶回避風城,一同攻擊飛沙城。因為周哲許諾了,一旦飛沙城覆滅,所有參與者,將均分財富。
同巴旦同去的,有新僱傭的僕人,有藍田羽派出的浪子護衛,還有會耍心機的鷹盔騎士。
對於周哲來說,巴旦的成功就是他佈局西域的成功,而要讓巴旦成功,首先要做的,便是打破飛沙城不可戰勝的流傳。
把避風城從飛沙軍手裡奪回來,或許,很多人會說是趁著別人疲勞取了巧。
但是若是在正面,敗了他們一場,效果絕對不一樣。
西域的人們確實畏懼飛沙城的強大,但是他們分不清,飛沙城的精銳,和後招募的散兵遊勇的區別。
就像飛沙城,也同樣不明白,魔龍騎,和大盛其他軍隊的區別一樣。
王銳的訊息在楊覺和周哲看來,並非是意料之外,飛沙城的人那麼囂張的態度足以證明他們在西域橫著走習慣了,遇上絆腳的石頭,不過來踩扁以後還怎麼在西域混?
“都談談什麼方案,守城戰,還是野戰。或者有什麼其他辦法?”
開放性的會議並非周哲特有,陳元厚,很早就這麼做了。楊覺也適應這種氛圍,他第一個開口
“咱們可以主動出擊。咱們人精銳,也精貴,突襲一次,一則,讓西域人看看,咱們是敢於主動出擊的,而飛沙軍,也並非堅不可摧。然後再回來守城。”
“我同意。”王銳第一個認可。
而劉茂盛則說道:“西域人似乎並不算痛恨戰爭,也不是咱們的人。我們滿打滿算一千五百人,分散守城太到時候疲於奔命不划算。而且他們攻城擅用詐門的方式,不如咱們就集結在城主府,等他們攻進來,和他們打巷戰。”
“我同意。”
“我也同意。”
在座的人,都是會打仗的,巷戰雖然看似兇險,但是得分情況,一則,現在他們沒有人數優勢,二則,敵人多的是騎兵,三則,他們比敵人更擅長打巷戰,可以在小範圍內集結優勢兵力迅速解決戰鬥後,繼續下一場。
而且,現在的城,是他們的城,城內,更是可以稍加布置,關門打狗,似乎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計略既定,隨即,便安排了下去。
要打突襲,要打巷戰,準備自然是不可或缺。突襲,需要的便是情報,隨後便要依賴於指揮官的臨場應變。指揮官誰最合適?自然是楊覺和王銳。但是一方面要準備突襲,一方面要準備守城以及巷戰,兩個人必須有所分工。
最後,楊覺上一千人去打突襲戰,而王銳,則帶著剩餘的五百人組織避風城的百姓把城內經營成鐵桶。不指望這些西域人能有什麼亂七八糟的概念,但是給錢,他們就願意幫你做事。城內的佈置是什麼?魏藍要哨塔,方便她居高臨下點殺軍官。
石巖也要哨塔,不過最好能有適合他發揮的石頭,弓箭於他,太麻煩了,天擎力同樣能丟石頭不是?近距離殺傷力更大。
劉茂盛要是交通道,能靈活運用戰術,因此,城內出了條告示,外地即將入侵,為了不必要的損失,各家不要佔到。這比直接告訴他們這是軍士們的交通道有效多了,明著告訴你,別人要來搶劫了,不怕被搶你就擺在外面好了,只要到時候你來得及關門。
王銳則考慮到弓箭補給比較困難,於是請了袁方兄弟臨時造了三輛水車,水車當然不是灑水用的,而是潑灑火油。這比刀砍箭射的殺傷效率高的多。
一面,城內王銳在準備,一面,楊覺已經帶著人出城了,藍田羽想跟著,但是被楊覺給拒絕了。理由周哲和楊覺想到一塊了
“城主該做城主的事,告訴你城內的人,該幹嘛幹嘛,你也該準備婚禮了。別說我沒提醒你,這可是人生大事,而且搞不好那些反對飛沙城的人也會來湊熱鬧。多準備,總沒錯,避風城的老城主的家底被飛沙城主給搶了,咱們又把飛沙城主給搶了,現在歸你了。而且,你要不想你佔的城還沒坐穩就沒了,就讓你的手下接受訓練。”
現在,西域浪子成了這座城的統治者,和原來就不一樣了,城在,他們有個穩定的收入來源,未來把家人接過來,定居在避風城也不錯,若是城丟了,還得跑商賺錢。每日居無定所風餐露宿,更是要面對沙漠惡劣的天氣和人文環境,選擇誰都會選。只有沒經歷過沙漠和大海磨礪的人,才會覺得他們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