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號報道之後是週末,除了住校生外,走讀的可以回家休息一天,三號週一早上到校。
陳怡歆他們班的座位調整了一下,因為衛忠和龐貝提前畢業,侯文目前常駐競賽班,另外數學和生物也有兩個學生專心競賽,所以班上一下子少了五個人,感覺空出來好大一片。
陳怡歆的新同桌是個女生,以前沒怎麼打過交道。
女同桌很內向,跟陳怡歆說話的聲音比蚊子聲大不了多少。
別看人不吭不鬧的,成績比陳怡歆差不了多少,而且化學特別厲害,剛好跟她的優勢學科互補。
老盧安排位置也是費了些心思的,這個女同學性格好,不愛說話,做筆記的功夫一流。陳怡歆要出去比賽,落下的筆記完全可以回來找同桌借來抄。
週日一大早,陳怡歆拎著各種小吃往奶奶家走。
她這個暑假在外面的時間太多,從七月份去過一次之後到現在都沒見到奶奶,馬上又要走至少十天,回來差不多就是中秋節了。
陳奶奶吃點心也不要重油的,正好使館區那邊新開了一家蛋糕房,裡面做的低糖糕點就很適合牙口不好又容易三高的老年人吃。
陳怡歆買了好幾大盒,花了五百多,讓店員都感到驚訝了。
城隍廟這邊的鋪子越來越多,以前還只在城隍廟那條街上,現在周圍橫豎兩條街都被電器鋪子佔領了。
陳奶奶家那個租戶打算換個地方,這裡以前還不錯,現在看起來就略小了點,再加上外面街道也多了不少商鋪,買東西的人大都不喜歡往裡擠。而且商鋪多了佔道經營的情況加劇,連個送貨拉貨的車都走不動。
陳奶奶最近為這事兒也是心裡著急。
她沒有工作就沒有退休工資,全靠租房賺錢。老闆退租之後其他人來問的也少,眼瞅著要斷糧,她別說吃不下睡不好了,連坐著都身體虛軟。
陳怡歆過來的時候正好看到前街在吵架,就為了車走他們店鋪跟前過,把遮陽傘給颳倒了。
夾道口那裡的大爺搖著扇子直嘆氣,都在愁這件事。
駐足看了一會兒,她提著東西進了小院。陳奶奶在摺紙,手指頭下意識的動著,其實腦子裡亂成一團糟。
這事兒陳媽媽也跟女兒提過,說是讓陳奶奶乾脆搬到他們新房那邊去住,每個月她給生活費就是,可陳奶奶不同意,大有要老死在這房子的意思。
“奶奶,在想什麼呢?”
陳怡歆把東西收拾了一下,坐下跟著一起摺紙。
這是給旁邊廟子折的,陳怡歆小學的時候跟著奶奶做過,現在看了幾眼又撿起來了。
“外面吵什麼呢?吵得人頭痛。”
陳奶奶放下黃紙揉了揉額角。
“你過來也不提前打個招呼,我還沒買菜呢,等著,我這就去。”
“別了。”陳怡歆攔下奶奶,“我剛過來的時候,看到前面大路口子上開了一家蒸羊肉館,奶奶你不是最喜歡吃這個嘛,中午我們去下館子。”
“館子裡吃費錢。”
“能吃幾個錢?”陳怡歆拉著她奶奶不讓走,“我這次比賽得了獎,有點獎金,足夠我們倆去撮一頓了。就我們倆,別人都不給吃。奶奶,去吧,我過段時間又得出去比賽,要十幾天呢。那邊的飯菜聽說跟我們這邊一點都不同,我打算去之前先吃幾頓好吃的墊墊底。”
老人最喜歡的就是後輩長進。雖然陳怡歆是個女孩子,但陳奶奶也不是特別的重男輕女,對孫女這麼有出息當然高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