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最大的困難,白手告訴李玉寶,就是北上辦事,沒人指路。
有市裡的支援,申城銀行的經營許可證應該能夠拿到。
問題是公事公辦太慢,這方面白手深有體會。
網路公司和通訊公司,為了與日韓公司合作,向市裡申請,整個過程花了三四個月。
這還算是快的。而網路公司上市,前前後後整整拖了兩年半。
李玉寶算是在體制內待過,他告訴白手,像這種需要到北京申辦的事,半年一載也不一定辦得成。
他還給白手舉了個例子。
當初市裡要在吳淞江上建一座橋,位置還是在郊區。但根據規定,要經交通部橋樑局批准。
市裡立項半年,手續辦齊,報告送往交通部,轉到交通部橋樑局,共耗時二十多天。
橋樑局發現其中一個資料不對,將報告退回。報告回到市交通局,又耗時半個月。
市交通局修改報告後,再往交通部橋樑局送,路上又是半個月多。
因為當年沒有預算,橋樑局又將報告壓下,將專案列入明年的計劃,這一壓就是一個月。
等到第二年,因為報告申請的是去年的撥款,報告需要重寫,於是在半個月後,報告再被退回到市交通局……
前前後後,斷斷續續,等專案批下,資金到位,離當初開始立項已過去了一年又三個月。
而整個專案,總預算不過是區區一百二十多萬塊。
總而言之,李玉寶認為,走正規渠道,按部就班,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得到批准,拿到經營許可證。
白手問道:“那麼,老李,不公事公辦又能咋辦?”
李玉寶道:“銀監會這個機構,估計人手不多。專門審批商業銀行申辦的部門,估計也沒幾人。全國各地申辦商業銀行的肯定不少,咱們這個報告送上去,第一步就是排隊。這個排隊要排多少時間,誰也不知道。要是不巧,排半年的隊也不一定能排到。”
白手道:“老李,你就明說,怎樣才能加快速度。”
“兩條路。一條是自己去跑。一條是拜託領導去跑,部門領導不行,得市裡的領導。”
“你說的第二條,想都別想。市裡領導日理萬機,為一家商業銀行專門去北京跑,這怕是做不到。”
李玉寶道:“這就剩下第二條了。請市金融辦派個人跟著,咱們自己去跑,公事公辦。”
白手道:“這不還是回到問題的起點了麼。我知道,熟人好辦事。可我是個鄉下人,在北京沒熟人啊。”
湯雲平道:“小白,你在北京有熟人,你小妹在清華大學讀書。”
白手笑了,“對對。我小妹要是銀監會會長,這事肯定好辦了。”
湯雲平指了指李玉寶和蔣長風,“小白,給你指條明路吧。這兩位,在北京都有關係。”
白手眼前一亮,豁然開朗,怎麼把這兩位大咖給忘了呢。
李玉寶有個表姐在北京工作,還是某個部委的中層幹部。
蔣長風的父親是老革命,有個老戰友在北京,離休前是正廳級的。
白手大喜,“沒說的,沒說的,就你倆了。這趟北京之行,就看你倆有多大能量了。”
就這麼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