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次打鋼材價格戰,白手一番瞎折騰,居然不虧還賺。
白手是嚐到了甜頭。
今年的鋼價漲得厲害,白手卻一直沒有關注,原因是他想循規蹈矩,不當弄潮兒。
其實,白手從丁光遠的兩本書裡早已領會了經濟學的精髓。
對資本來說,任何一種商品,只有在它的價格上漲過程中才會有利可圖。
以十六毫米的螺紋鋼為例。
年初還是每噸七百三,到五月已漲到每噸一千。
九月初,還是每噸一千二,現在已是每噸一千四百七。
現在闖進去就是賭博,往上漲就賺,往下跌就是賠。
“老李,我請教一個問題。鋼材有保質期嗎?鋼材的保質期是怎麼規定的?”
喬教授笑了,“小白,你一個搞建築的大老闆,不會連這個都不懂吧。”
“我還真是不懂。”白手坦率的承認。
老李道:“鋼材當然有保質期,而且很複雜,不同的鋼材有不同的保質期。就咱們建築用的鋼材,習慣的分為兩個大類。一是出廠後使用前的,二是使用後的。”
“老李,你簡單的解釋一下。”
“出廠後使用前的。就是咱們各個工地倉庫裡存放的鋼材,保質期三個月到六個月。也就是出廠後的鋼材,半年內必須用掉,否則很可能會失去該有的功能。”
“使用後的鋼材。就是咱們在造房過程中,被混凝土裹包的鋼材,保質期一般要與房子的壽命一樣。三十年的,五十年的,七十年的,等等,不同的建築,有著不同的要求。”
白手似懂非懂。
白手也不需要懂,他需要的是瞭解鋼材市場的行情。
第二天上午。
白手乘著計程車,來到位於市南郊附近的鋼材市場。
這個鋼材市場,佔地兩百多畝,周圍全是農田菜場。
遠遠看去基本上是大棚,間或一些平房,連農村的集市都不如。
可這裡有三百多個攤位,偌大的上海,除了計劃價的鋼材,幾乎所有的議價鋼材都在這裡交易。
公路與鋼材市場的連線,是一條寬五六米的泥土路,彎彎曲曲,長達六七百米。
湯雲平的鋪子,與其他人的相比,規模大了一倍。
原來,這傢伙財大氣粗,租了兩個鋪子合在一塊。
到冬天了,湯雲平身著軍大衣,正指揮兩個手下,把已經出售的鋼材往手扶拖拉機上搬。
看到從計程車裡出來的白手,湯雲平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。
“白總,你咋來了?”
湯雲平很會來事,在公開場合叫白總,私下裡才叫小白,或叫兄弟。
騰飛集團公司老闆白手,業內第一人,大家都認識,湯雲平經常掛在嘴邊,並以此為榮。
“老湯,生意咋樣?”
湯雲平為白手遞煙點菸,湊上來小聲道:“兩個字,火爆。”
白手呵呵一笑,“看不出來,像農村的農貿市場。”
“嘿嘿,不管白貓黑貓,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。”
“行,說話水平也提高了。”
湯雲平陪著白手走進自己的鋪子。
辦公室倒是佈置得蠻靚的,電話電視都有,辦公桌老闆椅都是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