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,招待所的絕大部分客房,都被前來炒地的各路老闆租下,早已不對外營業。
這裡已經成為海南島老闆最多的地方。
這也帶火了周邊幾家旅館,也早已人滿為患。
每天來六樓大廳的人,每三個中,就有兩個是住在其他旅館的。
天南海北,風雲際會,什麼地方的人都有。
在這種場合,你才能體會到普通話的重要,不然你以為自己到了國外。
六樓大廳變化最大的地方,是左右兩邊的牆。
左邊的牆,掛著三張大地圖,海南島全圖、海口市全圖和三亞市全圖。
每張圖的大小,至少有八平方米。
三張圖上,最醒目的地方,是那些塗著紅色的方方塊塊。
這些紅色的方方塊塊,代表著該地塊已經“名花有主”。
每一天,區政府開發部會委託招待所更新這三張圖,把昨天轉讓出去的地塊塗上紅色。
三張圖上,還有不少藍線畫成的地塊,也是每天一次更新,表示該地塊尚未出讓,正處於待出讓階段。
三張圖上,還有不少數字,是各地塊的統一編號,方便大家尋找和確定。
右邊的牆,卻像學校的教室,整個被塗成了黑色。
這是一塊巨大的留言板。
留言板上,是一串串白粉筆寫上去的數字。
數字約定俗成,每一串都由兩個部分組成,前一部分是地塊的代號,後一部分是電話號碼。
這是什麼意思呢?其實就是廣告,表示該地塊準備轉讓,有意者請打後面的電話。
出入大廳的老闆們,很少有人知道,這左右兩面牆的變化,正是白手提議並促成的。
這也是白手的小得意,為海南開發做的一點貢獻。
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。
來自上海的老闆們,聚集在地圖牆和玻璃牆的接合處,佔據著十來張桌子。
看到白手出現,認識的都點頭致意,其中是朋友的或開口招呼,或揮臂召手。
與白手關係最好的,當然是董培元、謝洪水、張孝南、方自立和胡祥瑞五人,早已給白手留了位置。
五個人註冊了兩個公司,跟著白手買地,已花光了兩三百萬,現在就是坐等土地價格上漲。
張孝南問道:“小白,你近期不打算回上海看看?”
白手淡淡一笑,“我公司那邊一切正常,回去了也沒事幹。”
胡祥瑞道:“小白回去幹什麼,他手頭的錢還沒花完呢。”
白手笑而不言。
上次一起去銀行,胡祥瑞看到,白手從上海打過來的錢,一共有三筆,整整一千五百萬。
現在白手買了五千畝地,就是平均每畝兩千塊,也只花了一千萬,手上還掌握著五百萬的流動資金。
董培元好奇的問,“小白,已經買了五千畝,難道你還要繼續買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