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這破小孩兒,比個武而已,招招要人命不說,還帶嘲諷的。
眾人有些莞爾,又有些著急。這楊七郎的打法是真會出人命的。
王大錘見狀,大急,畢竟是親侄子,連忙說道:“大王手下留情,一切都是大錘的不是……”
對於王慶,趙明倒不是非要幹掉不可,若是這裡幹掉了王慶,恐怕接下來這場大戰更不好打了。
而且王慶手下還有一幫子不錯的打手,眼下不是樹敵的時候,先把十萬羌胡大軍打退再說。
想到這,趙明叫道:“七郎退下吧,怎的如此不知輕重?”
楊七郎槍一收,心中各種不爽,而王慶則滿面通紅,羞得有些不知所措,暗暗有些後悔今日行事魯莽了,看看李助那邊也是完全落入下風,這武王府底蘊如此深厚,真他孃的誰說武王府落寞了?隨便出來幾個小孩兒都這麼牛!
王慶雖有些痛恨使他出醜的趙明,可經過今日之事,卻也不敢對武王府起什麼敵意,看看這幾個小孩就知道了,以他現在位卑權低,如何鬥得過武王府?
七郎回來後,趙明一直用系統監視這王慶,若是王慶變成紅名,接下來的這場戰,即便頂著得罪西軍,他趙明也不會讓王慶一黨活著回去。
權利在他手上。
這王慶竟然出乎意料的沒有變成紅名。
趙明正想著,卻見另一邊也快分出勝負了。
陸文龍與李助之戰早已過了百招,李助一見王慶落敗,自己也討不了好,索性直接往後一跳,急忙說道:“李某認輸。”
陸文龍冷眼拱了拱手,道:“承讓。”
陸文龍可沒給李助留面子,從頭到尾都沒讓李助拔出劍來。
比試完畢,長孫晟才拍手叫道:“真是好槍法,先王信天縱奇才,所傳槍法博大精神,晟受教了。”
趙明暗自撇撇嘴,老爸是很牛沒錯,不過陸文龍的槍法到底是不是我老爸所傳?有些微妙哦……
其實眾人都看得出,李助的武藝是很好的,否則也不可能在如此凌厲的槍法面前走上百招,只是想誇這李助如何誇起?
說“李先生劍法也高超無比”,這不是諷刺人嗎?李助從頭到尾沒拔出劍來,更沒用過劍法。
難道說“李先生身法奇特,走味飄忽”嗎?那更諷刺人,自始至終都在跑。
想誇李助無從誇起,還是閉上嘴別自找沒趣吧。
兩場比武之後,眾人多少有些尷尬,遂散去。
王大錘黑著臉把王慶逮進自己大帳,一通狠罵。
“膽子大,膽子真大,老子怎麼沒看出來你有這麼大膽子,敢挑戰武王府?”
沒辦法,做都做了,王慶只有趕緊認錯:“孩兒這不是看天下人都說武王府落寞了,武王明虎父犬子,孩兒如此做,也是為了藉機揚我王家之名。”
“天下人說?”王大錘氣笑了,“天下人還說曾說我王大錘的大錘天下無敵呢,可結果呢?先王信只用了三槍便挑飛了我兩柄大錘,還是給我留了面子的,否則一槍一柄兩槍就夠了,天下人說的能信?”
“叔父莫急,孩兒再也不敢了,叔父看在孩兒一心為了王家的份上,此次便饒了孩兒吧。”
王大錘嘆道:“此次你行事魯莽,恐怕也是你手下那些人挑唆你做的吧,你真是長大了,做事不問我這個叔父,卻只聽你手下人的話了。”
王慶這一世的記憶對王大錘極為敬服,這對王慶的影響也非常大,一聽王大錘如此說,連忙道:“叔父萬萬莫要如此想,孩兒知道此次行事魯莽了,以後行事一定聽叔父的。”
王大錘又嘆道:“叔父知道今日你落了面子,但你千萬不要有懷恨之心,武王府的底蘊你也看到了,隨意走出一個十三、四歲的小孩,武藝已不在你我叔侄之下。”
頓了頓又說道:“你莫要輕易相信你手下那幾個謀士之言,‘金劍先生’?叔父承認他劍法確實不凡,可他今日不也是敗了嗎?雖然敗給了槍法,但並不證明武王府中沒有用劍高手,此番回去,你定要壓住他,莫要讓他再去挑戰武王府的劍術。”
王慶點頭稱是。
王大錘繼續道:“此事要放在心上,莫要再得罪那武王府。有些事情你不知道,自然不知曉輕重,武王府中莫說得了先王信劍法真傳之人,單說那馬王妃,劍法便不比這李助弱上幾分,更何況,那馬王妃是誰?江湖中赫赫有名的馬家之女,那李助今日所做之事,恐怕不止得罪了武王府,更得罪了馬家,馬王妃這代,三劍一刀,無不與先王信相交莫逆,李助竟然放言要挑戰武王府之劍,只怕此事傳到馬家耳中,難以善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