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玄靈上法》靈訣篇,要求修煉者至少領悟九種不同的靈力。
在眾人的眼中,所有的靈力都是一樣的,沒有什麼區別,只要是靈氣都能為己所用。
而在《玄靈上法》中所描述靈氣是分很多種的,例:水、火、光、暗、風、雷……
每種靈氣都有其特有的性質,而吸納這些靈氣就會有不同的作用。但很多人終其一生也不懂得靈氣的分類。
就像有很多白日飛昇,肉身成聖的大羅金仙。他們也是在得大道後,窺探了天道的玄機,才懂得了靈氣的分類。而那時才想要分類,修煉靈氣已是為時晚矣,只得將感悟熔鍊到法器、法寶之中。
若在修煉前期不懂得分辨靈氣的性質,就會導致誤吸納兩種相剋的靈氣在體內相互交織、排斥、消減。也正因如此,很多人在修煉後期進度緩慢,甚至有的人會停滯不前。
“這篇功法如此玄妙,為什麼在整個宇宙,這種說法沒有流傳開來?能被記錄在《天地鬼神寶典》中的,應該都是基礎的大眾化的東西才對。當時陳判官是將這本書裡的內容灌輸在我靈魂深處,而不是把這本書灌輸在我的靈魂裡。難道……看來有機會一定要去陳判官那裡探個究竟。”方澤一邊想著,一邊感應著周圍靈氣的波動與變化。
可感受了半天,收穫並不明顯。
方澤前二十三世都不是修行之人,所以對於修煉他還真有些,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。
連續幾天,方澤都沒有找到靈氣的存在,這讓方澤有些心灰意冷。“他奶奶的,難道老子不適合修煉?”他也曾多次呼喚陳判官,可陳判官那邊一點音訊也沒有。
這種情況讓方澤心灰意冷了好久,生活也漸漸歸於平淡。
莊戶人的作息跟正常人是不一樣的,他們每天凌晨三點起床,四點開始耕種,伺候著這些莊稼。等到太陽昇起的時候,天氣熱了便回家。下午三點左右,溫度稍稍的降下來了,他們會出來為地裡的莊稼澆水。如果在上午或者中午澆地的話,莊稼會被毒辣的太陽煮熟。
看了一眼高懸半空的太陽,啞巴知道自己該回家了。如果繼續耕作自己能受了,孩子也受不了。
一個男人,揹著一個孩子,扛著一個鋤頭,後面跟著兩頭奶羊。雖說有些滑稽,但還是十分溫馨的。
回到家,啞巴將孩子小心翼翼地放在炕上。此時的火炕已經被啞巴鋪上了厚厚的被褥。在夏天的時候,火炕是不生火的。為了防止孩子著涼,啞巴把家裡所有的被褥全都鋪上了。
躺在軟炕上的方澤,不禁靈機一動。既然修煉靈氣暫時沒有頭緒,那不如練一些增加肉身強度的技能。也算是磨刀不誤砍柴工,為以後打基礎。由於嬰兒的身體各項機能都不健全,有很多動作都不到位。在外人看來,只認為是涼爽促使嬰兒快樂的翻滾。
這一幕若是被有經驗的媽媽看到了一定會嚇一跳的,因為剛出生的孩子是不會翻身的。可啞巴是一個沒有經驗的爸爸,他只認為這是孩子開心的表現。看了許久,便走向廚房做午飯去了。
啞巴的午飯很簡單,一些野菜裹著一些粗糧,團成一個圓團,一次蒸四五個。鄉下人管這種食物叫做菜糰子,味道是苦苦的,吃到嘴裡如同嚼蠟,但是它能讓這個啞巴吃飽維持自己的生命。
看著啞巴在啃食那一個個菜糰子,方澤不禁眼眶溼潤。這樣一個男人,一輩子吃苦,從來不知道什麼是優質的生活。他也許都不知道為什麼活著,只知道自己需要這樣,沒有追求沒有夢想。吃飯的意義是維持生命,而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?
方澤不禁陷入沉思,“每個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要活著,可每個人又都懼怕死亡。人類、動物,一切生靈,活著只是為了走向死亡嗎?不,活著是慾望的驅使,而慾望又指引著死亡。”
就算這個活在偏遠山村的被人所遺忘的啞巴,他之所以活著,是因為他內心深處有慾望。而這些慾望可能會令他死亡,令他走向萬丈深淵。
想到這,方澤感覺自己的五官七竅一陣通明。他彷彿看到了這啞巴內心深處的晦暗與死寂。雖然只有一絲,但是他已經隱約感覺到了死之靈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