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家開枝散葉,輩分早就亂了。此人與張魯是同族,但與五斗米教的創始人張修的關係更近一些。
張袁這一脈傳的是武藝,符咒,內丹術,也做法事。張袁此人極會做人做事,今年不過三十餘歲,卻有弟子三四十人,出入世家大族宅邸,為許多貴人的座上賓。
但是張袁很有野心,他不止希望只做貴人們的座上賓,他希望能夠傳播道教,使得道教發揚光大。
而要做到這一點,必須得有大人物支援而已。若在盛世,必尋那天子。而現在亂世,便需得求於諸侯。
但是劉璋很厭惡道教,因為五斗米教反對他啊。雖然劉璋沒有太過打擊別的道教派系,但是道教想要在巴蜀發展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所以張袁希望有朝一日走出去,走出巴蜀,前往中原,前往江淮去看看,聽說揚州多山脈,若是能尋找一處靈秀之峰,坐而傳道,實屬快事。
張袁在綿竹城內有一座道觀,名叫七星觀。日常供奉其祖張良畫像,老子畫像,觀內有三四十位弟子,年長的已經出來做事,一般做法事,治病為主。
年少的則在觀內學習武藝,內丹術,符咒,法事等等。
張家不忌嫁娶,張袁有一房妻子,兩個兒子。目前兩個兒子,都跟著他一起學道。
而自從弟子開始獨當一面後,張袁便不再經常露面了,成天在道觀之中修道辟穀,所謂辟穀,分做食氣辟穀,服藥辟穀。
張袁一脈便是服藥辟穀,辟穀的時候不吃五穀,只吃各種中藥。
不能經常辟穀,經常辟穀受不了。
張袁對中草藥很有研究,屬於道醫。偶爾也懸壺濟世,不過人們都相信他的符咒,而不相信他的醫術。
看病去找醫者不香?
找道士當然求鬼神庇佑,或讓道士施展符咒之術治病啊。
有時候張袁自己都挺無奈的,他相信內丹術,武藝,可以透過這兩種東西,可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。
對於符咒,法事,鬼神什麼的其實不太相信。
但擋不住百姓相信啊,連有些士人都相信。沒辦法,張袁只能以此餬口謀生了。這日張袁在靜室內修道打坐。
他身披八卦衣,拿著拂塵,頭戴蓮花冠。他膚色很白,容貌俊秀,留著三撇長鬚,身形修長。
修道之人不時辟穀,十分清苦,一般體態不胖。
總體而言,仙風道骨。
過了不久,張袁睜開眼睛了。因為一個時辰時間的練功時間到了,他修道多年,對時間把握很精準。
便也在這時,房外響起了敲門聲。
“師傅。漢中傳來一個訊息。說是漢中太守,關楊武崇通道教,招募各方道士前往漢中南鄭,不管名盛,名寡都給予厚待。”
張袁的弟子,黃宋在外低聲說道。
“有這等事?”張袁聞言心境立刻被破,須知道,他平生志向便是將道教發揚光大啊。
“千真萬確,很多人都在談論此事。”黃宋說道。
“立刻收拾行囊,我們去南鄭。”張袁迫不及待道。
黃宋剛想應了,張袁卻又說道:“等等,等我回來再說。”說罷了,張袁從地上坐起,開啟房門走了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