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娘娘切莫擔憂,國公爺遠在邊地,咱們將軍也已經去了,若真是有什麼事,有將軍在身邊,也是不怕的,”嶽嬤嬤見皇后一臉的憂切,便開口安慰。
皇后卻深眉緊鎖,只是靜靜坐著,擔憂之色溢於言表。
在她看來,陸觀瀾斷然不會拿此事在她面前撒謊。雖然她也猜不到陸觀瀾究竟是發現了什麼,還是得了什麼她所不知的訊息。
但如今她心裡到底還是有些慌的,加之此次讓李盡運送糧草趕往邊地,她思來想去,總覺得有何不妥之處,可又說不上來。
這幾日她總是莫名心慌,也不知是否同今日陸觀瀾所言之事有關。
這時候,殿門外傳來明公公的聲音:“娘娘,陸小姐到了。”
皇后回過神,衝嶽嬤嬤點點頭。嶽嬤嬤會意,轉頭去了殿外。
瞧見陸觀瀾正等候在殿門處,嶽嬤嬤便朝陸觀瀾行禮,“陸大小姐進去吧,娘娘在裡頭等著您呢。”
陸觀瀾也回了一禮,接著吩咐阿梨在外頭等著,便抬腳踏進殿門。
嶽嬤嬤和明公公也同樣在外頭候著,二人對視一眼,俱不再多言。
陸觀瀾進了殿內,瞧見皇后正端坐於椅子上,便上前行禮,“見過皇后娘娘。”
皇后擺擺手,“快坐下吧,這些虛禮就別行了,究竟是何事,你同本宮說說。”
陸觀瀾卻並未坐下,直直站著道:“不知皇后娘娘可曾聽聞此番將軍前去運送糧草,是為邊地賊寇一事。”
皇后點頭,“這個本宮知曉,我這侄兒臨行前來給本宮請過安,已同本宮說起過此事。怎麼?你今日要說之事,便是這個?”
陸觀瀾眼中雖沒了先頭的急切,眉頭卻依舊輕蹙著,“民女只是想斗膽問皇后娘娘一事。”
“你且問。”
“國公大人是否不是一個謹慎之人?”陸觀瀾道。
皇后聞言先是一愣,隨即道:“本宮父親鎮守邊地多年,又豈會是一個不知謹慎之人。”
“既然國公大人行事謹慎,那又豈會不知此事該先行請旨於陛下,而等到三殿下在朝堂之上提出,從而讓陛下盛怒呢?”陸觀瀾神色淡淡,眼神裡卻是叫人毋庸置疑的信服。
“你怎知陛下盛怒?”皇后眼神裡多了一絲詫異。
陸觀瀾微微頷首,“民女自知說出此話乃大不敬,可今日卻不得不說,”說著,又抬首看向皇后,“正因國公大人鎮守邊地多年,才叫陛下對此生出戒心和疑心。此次本該請旨的國公大人卻並未上奏陛下,反倒等到三殿下說出,陛下才得知此事,自然會覺著,是否是國公大人在邊地已然擁兵自重,又或是覺著國公府越發不把他這個一國之君放在眼裡。如此一來,陛下自然會發怒。”
皇后點頭,“的確如此。”
聽陸觀瀾如此一講,皇后這才忽然覺著,此事有著說不清楚的蹊蹺。
便聽陸觀瀾又道:“娘娘為何就沒有想過,這一切的不合理之處?”
皇后緊緊盯著陸觀瀾的眼睛,卻並未開口。
“若真是有賊寇,又已到了刻不容緩百姓沒法過日子的地步,國公大人又豈會放任不管,甚至都未曾派兵清剿。我猜,三殿下在朝堂中提到此處,也定然會有人問為何。當然,我也猜想,三殿下是否會說,是李國公擔心中了敵國的計,故而不敢鬆懈關口的防備而改去清剿賊寇。三殿下若是如此一說,那便合情合理了。”
陸觀瀾望著皇后,眼裡淡淡的。
皇后一愣,道:“你的意思是,此事同三殿下有關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