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隨著梧桐苑的九境修行者出掌,那些原本攀附槍身之上的道韻,有半數盤踞在其掌心,凝成一柄細小的虛幻長槍,隨著黑袍修行者左掌抬起,朝著萬千劍氣廝殺而去。
道韻之威,不同凡響。
那些憑藉著劍元之體對劍氣掌控之強,凝成的大片劍雨,在黑袍修行者三尺之前,傲立的虛幻槍影撲殺之下,紛紛散去,難以建功。
但是以方塵八境修為催發的劍五銜燭,在長槍下壓之下,因為道韻的分散,反而逐漸扛住了黑袍修行者的攻伐,甚至隱隱要掀翻了那柄黑蛇盤踞的長槍。
青山小師叔微微凝眉,隨後怒吼一聲,將腹部武道元海之中的劍元,肆意傾瀉而出。
於是,沉淵之上的那條虛幻龍形,愈發靈動。
梧桐苑的九境武修心底暗道一聲不好,但不等其將那些扛住萬千劍氣攻伐的道韻調回,沉淵已然掀開了長槍壓制,擦著其胸前劃過,留下一道狹長劍痕。
黑袍修行者在這一劍之下,不可避免地悶哼一聲,隨後後撤幾步,頗有些凝重地看了看方塵。
單以境界道意而言,黑袍修行者的九境悟道韻,無疑完全壓制住了方塵,但是在諸如劍器和劍招這些方面,卻難以與青山小師叔相比擬。
劍九本就是天下至高的劍招,更遑論使出此招的劍器,乃是原本創立銜燭的那位劍仙,留下的青山乃至整座大夏,品秩最高的幾柄劍器之一的沉淵。
所以,以沉淵使出的劍五,才能出乎意料地突破長槍的壓制,給梧桐苑的九境武修留下那道劍傷。
胸前的撕痛感傳來,自幼修行殺伐槍術的黑袍修行者,面容卻仍是一片平靜,唯有眼底深處,方才泛起了幾分嗜血的火熱。
那一杆長槍,不待劍器再次襲來,便當先一步狠狠砸出。
青山小師叔見狀眉頭一挑,藉著沉淵收劍之勢向後躍出,那柄長槍去勢不減,直直砸落於青石地面,頃刻間便砸出延綿數十丈的裂痕。
裂痕之上,黑袍修行者沒有剎那停留,長槍落地一壓,便又趁勢躍起,直直刺向方塵。
察覺到那杆長槍之上的驚人氣機,方塵自然也知曉,這位梧桐苑的九境武修,真正使出了一套了不得的槍招。
身形躲閃之間,方塵心底一橫,隨後有些不捨地看向體內那方武道元海,調動出元海之上那一縷蒼白劍氣。
青山之中那段修行,方塵的武道元海之中,意外的留下了兩道劍氣,沉淵老劍仙的那一道漆黑劍氣,在與斷魂半尊屍骸的廝殺之中早已動用。
而剩下的那道蒼白劍氣,因為是陳劍聲的遺留,所以方塵一直不捨得使出。
但山河畫卷之中的復刻品,卻使得青山小師叔全無顧忌,虛體之中的一切在蓮會結束後都會消散,既如此,倒不如趁此機會,再看一看陳伯的劍仙風姿。
那道蒼白劍氣隨著方塵的意念傳達,很是溫和地自其元海鑽出,與沉淵老劍仙那道劍氣不同,這一道天上劍仙遺留的劍氣,並未帶出方塵體內的絲毫武元。
蒼白劍氣緩緩離體。
一如破落巷內陳伯的溫和緘默,那道劍氣離體之後,先是繞著方塵迅速地轉了一圈,隨後在其身前停留片刻,似是在打量方家遺孤在天上劍仙離世後,究竟過得如何。
片刻之後,蒼白劍氣似是得到了想要的答案,在方塵注視之下,緩緩竄進那柄沉淵。
於是,以青山小師叔掌中的劍器為中心,整座青石石臺之上,那些早已消散的、或者正在誕生的劍氣一齊開始浮現,隨著天上劍仙的浩然劍意一齊開始顫動。
密密麻麻的劍氣匹練,如同天上劍仙在霜寒城出劍時候那般,熙熙攘攘地排列在梧桐苑的黑袍修行者背後,在方塵揚劍的同時,彼此交錯、匯聚、融合。
凝成一道游魚般的雪白劍氣。
這一劍,是陳劍聲這一生最無缺憾,卻又滿是遺憾的一劍。
劍八,天上人間。
劍氣長林之中,劍九的更迭無疑早已傳遍整座人族天下,關於劍八的討論,這幾年來在江湖之中仍舊如火如荼。
陳劍聲以半尊之身,至尊劍道斬出的那最後一劍,被譽為人族天下繼往開來,劍氣掌控最為精妙的一招。
這一招,不需武元堆砌,只需要劍氣擁簇。
第九峰上那些遺留下的劍氣,大多來自九境武修,其中尤以洛千瀧、楚青鋒乃至少年遊的劍氣最盛。
那些茫茫多的劍氣,在陳劍聲那一股劍意牽引之下,匯聚而成的劍八,落劍之時,森然殺意席捲整座第九峰。
這一劍之前,任何九境,哪怕是如佛子與道子這般的第三層修行者,恐怕都難以存活。
雙手並握長槍的梧桐苑九境武修,在察覺到身後劍氣鎖定的剎那,額間立刻湧出許多細微汗珠。
天上一劍最縹緲,而人間一劍則擅殺伐。
被如此殺機鎖定,無人可以靜得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