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九境支辰的拼死一擊,卻絕不可能單被天上一劍便完全攔下。
夜幕的秘法催動之後,便再無回頭之日,所以,早有必死決心的九位支辰,要遠比常人更為果斷以及狠辣。
那九顆流星雖然前進受阻,但按照原本的軌跡,仍是可以突破劍氣殺到方塵身前,在那些劍雨的最後方,帶給年輕劍客絕殺一擊。
但夜幕的九位支辰,仍是覺得如此太慢。
穿破劍雨,怎比得上破了這一劍天上?
支辰之前,伏地黑蟒抬首,驟然嘶吼,於是原本自各個方向殺向方塵的支辰再次匯合到一起,三位處於中間位置的支辰,掌中兵刃隨即狠狠斬出,三道如月刀芒隨之並排斬出,竟是生生將支辰前方的森然劍氣盡數抹滅。
這一刀之後,方才出手的三位支辰氣勢迅速下降,甚至於還遠不及一開始出手的程度。
夜幕支辰的心性之果決,竟是提前生生爆發出三位支辰的大半底蘊,完全破除了方塵的劍雨。
這一幕變故,來得及快,因此就在方塵掌心蒼白劍意尚未散去,年輕劍客並未變招之時,九位支辰當中還處在巔峰的六位,已然跨過那十丈之距,殺到青山小師叔身前。
黑蟒與朱雀之前,四位支辰當先一步展露殺機。
於是,那少年驟然回身揚劍。
後發先至。
行字秘訣賦予的速度優勢,加上方塵握劍以來無數次的拔劍與出劍,使得年輕劍客這一劍斬落極快。
青山至高的沉淵,就那般在四位支辰的眼中,抬起,隨後砸落。
這一劍並無那些青山世代相傳的劍招意境,更無馱碑峰上那些劍九的傳承,就像是那些尋常的江湖劍修,初學悟劍時候的隨意下砍。
但九境第三層劍修的下砍,卻偏偏斬出了真正的劍道之威。
青山的習劍長老,以及那位拙峰的老峰主曾言,劍氣長林之中的劍九,蘊含著人族天下劍道自有傳承以來,意境最為高深的劍招。
但在這等常人難以領悟的道意以外,人族天下修劍者人人皆可學到的基礎劍式,才是劍道繁衍至今最為精妙的招式。
大道終歸至簡。
任而劍九之中的那些劍意再如何高深奧妙,但其根本所在,終歸還是以那些最基礎的劍式組成。
劈、砍、撩、刺、挑等等基礎劍招,乃是無數劍道先驅,自次次出劍中總結出的最為簡化,但卻又變化最多的劍招。
自青山小師叔執劍開始,從拙峰之上的修劍到東荒一行的問劍,再到中域乃至西土的悟劍,這一路走來,從未荒廢了對這些劍招的修行。
拙峰之拙,便在於此。
這些年日復一日的走劍,方塵從握住沉淵開始,不斷向前砍出的那一式,雖然仍未幫助年輕劍客踏足真正的劍道,但千萬次、億萬次的出劍之後,再出此劍,劍器便是如臂指使。
出劍一事,唯手熟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