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山的兩尊劍元之體,雖是一先天一後天,但不可否認的是,山河畫卷之中兩人表現都近乎完美。
洛千瀧和方塵,劍斬了摘星樓雙白。
握住沉淵扭了扭脖子的方塵,還未轉身朝著其餘那些摘星樓等三宗弟子出劍,那位墨籙門首徒段沁文指揮之下,竟是已有兩位九境修行者自背後朝著方塵殺來。
青山小師叔只好凝眉揚劍。
隨著圍殺的不斷進行,二對一乃至三對一的優勢終於體現出來。
因為出劍更為頻繁,那些青山的劍修們逐漸力竭。
而祇山和摘星樓武修也有意護持墨籙門符修,所以,這一段時間的瀕死反撲之中,極少再有青山劍斬了三宗修行者虛體。
青山的弟子虛體,已然只剩下連同方塵等人在內的十三尊。
而祇山仍有十八人,摘星樓還有十六人,墨籙門也有十五人。
顯而易見的,若圍殺繼續下去,青山那些幾近敗落但仍在堅持的劍修,將會在某一刻折戟大半,化成熒光消散天地。
屆時,青山的蓮會登山,才算是真正出局。
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幾位年輕劍修,顯然不願意看到此等情況的發生。
幾乎是劍斬白廬的剎那,洛千瀧便隨手兩劍抹去了摘星樓和墨籙門各一位武修,隨後徑直揚劍殺向墨籙門的首徒。
這場摘星樓謀劃的圍殺,掌控棋局關鍵的卻是那位面容平平的女子。
因此,青山的劍修們自然知道想要破局,就得先斬了指揮三宗弟子調動的段沁文。
以那位青山七大主峰之一,水月峰的大弟子徐聽然為首,圍殺之中青山劍揚起的剎那,劍尖便直撲段沁文而去。
但足足三大上宗天驕交織而成的羅網,其束縛力實在太強,青山的劍尖始終難以鑿穿,甚至幾經廝殺之下,折損較之三大上宗要多上太多。
所以,率先斬敵的洛千瀧,顯然成為了此刻的破局之人。
握住劍器的白衣女劍仙,攜漫天劍氣呼嘯而來,如風雷湧動,但落劍之時,偏偏又傾國傾城。
與那位生的男兒相的墨籙門首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
以符籙搭築一方半丈虛幻石臺的段沁文,自然遙遙看見了呼嘯而來的劍氣。
似是因為遍地殺伐之中,那女子實在太過驚豔,饒是墨籙門大弟子已然算是見多識廣,眼底仍是不可避免地浮現出三分豔羨,七分嫉妒。
段沁文拔出腰間的墨筆,揮手即成一道風字元籙。
於是,半丈石臺上幾乎是剎那間,便有風聲驟起,一道裹挾著沙土山石的龍捲直撲那道劍器。
但在洛千瀧劍下,如此疾風卻被劃成兩半。
龍捲之後,是一道山石高壁,如巨人伏地攔在洛千瀧劍器之前。
山石壁壘之後,則有漫天冰稜不斷砸下,冰稜尖端散發著逼人的冷芒,寒氣逼人。
再往後,則是一堵炙熱火牆,牆身並非尋常火焰,而是如同地底那些奔湧的岩漿一般,呈流動焰浪熾熱傾天。
墨籙門的符籙一道,在九境的段沁文手中,已然張揚出屬於如此大道的恐怖變幻威能,墨筆微點即是山石水火盡歸吾用。
但那位青山而今最讓人稱道的年輕天驕,雖為巾幗,卻偏偏使得一手驚豔天下的劍器。
那柄劍器隨隨著洛千瀧不斷揮動,劍身尚未觸及符籙之威能,浩蕩劍氣便已然斬開其身前的一切。
這位青山隱藏許久的先天劍元之體,對劍氣掌控實在是太過強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