鮮北點點頭說,“好吃,吃烤餅喝野菜湯,沒有這一款鹹菜,還真不行。到草原的,咱們想辦法弄到一隻羊,宰殺了,改善一下伙食,總這麼缺油少肉的不行啊。”
大家聽了都很歡心,尤其幾個年輕的更是喜形於色,對於他們這個新首領能說出這樣“有分量的話”,感到挺滿意
當下,大家吃完了飯,又歇息了一會兒,讓馬吃了幾口草,沒吃飽,也吃個大半飽,這才套上車。魏國的車是兩匹馬,一匹馬駕轅,另一匹,和駕轅馬並行,因為魏國的道路寬闊,所以兩匹馬可以並行。
而秦國的道路相對狹窄,所以,三匹馬的追峰車,是縱一字排開,三匹馬都使勁,哪匹馬不使勁都不行,都被別的馬帶著跑。所以,秦國的追峰車往往越跑越快,都有把馬累死的事情發生。
秦國的追峰車還有一個明顯的缺點,就是馬套過長,馭手的鞭子也過長,駕馭起來,很不方便。
所以,依著慕彤的想法,把秦國的追峰車也改成魏國馬並列駕馭,另外一匹馬拴在車的後邊,跟著車跑。要是需要,可以換著馬使。
可是,由三匹馬縱一字排開到兩匹馬並行,涉及馬套怎樣固定,沒有相應的工具,很難改造。權衡半天,還只是卸掉一匹馬,那兩匹馬還得縱一字排開,前後那麼拉著走。
其實,根本用不著三匹馬,兩匹馬沒有過載,又不需要太快的速度,照樣可以輕鬆愉快地前行。
他們走到天黑日落,又來到一片林地。鮮北說,“咱們在這裡停下來吧,吊甕烙餅整理晚飯。”
高峰說,“還不咋餓呢。砌城的時候,都是一更末晚才吃晚飯。”
鮮北知道,古代的更天是晚上七點到九點為一更,九點到十一點為二更,午夜十一點到一點為三更,凌晨一點到三點為四更,凌晨三點到五點為五更。高峰說的“一更末晚”,就是晚上九點鐘左右才吃晚飯。那麼晚才吃晚飯是想讓做工的時間更長一些。
這回不用搬石頭砌城牆了,坐在車裡,不勞作,還吃那麼多的飯,當然不餓了。
鮮北在那邊有一套嗑,叫做“早飯自己吃,中飯和朋友在一起,晚飯給敵人”,甚至有人乾脆就不吃晚飯,晚上只吃一些水果之類的。那麼,坐車逃遁途中,完全可以吃兩頓飯,中午飯儘量後拖,晚上就不用吃飯了。這樣,大家都節約不少時間。
想罷,鮮北問高峰,“晚上飯不吃行不行?”
高峰琢磨一下,說,“我覺得行,肚子裡沉甸甸的,一點兒餓的感覺都沒有。”
“好,”鮮北說,“我再徵求一下大家的意見,大家要感到行,那咱們一天就吃兩頓飯,這樣能省下不少時間。”
徵求的結果是,大家都同意吃兩頓飯。慕彤說,“我以後烙烤餅的時候多烙出兩張,他們小青年晚上誰餓了,就掰一塊餅墊吧墊吧。”
鮮北大叫“好!”他說,“要是這樣,那就很完備了,既節約時間,又利於健康。”
大家不懂“健康”這個詞,但知道鮮北說的意思,就是對身體好。
大家搭帳篷。原來,他們是四頂帳篷,三人一頂,只有慕彤一人一頂,因為他要起早貪晚地做飯,免不了有聲響,就讓他一個人一頂帳篷,隨他勞作去。
他的帳篷還是一個大的,做好了飯,大家都進到他的帳篷裡去吃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