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基這邊搭建了個小棚子,裡面放著不少水泥,還有大量的鋼筋、鐵線和木板,另一邊則堆放著河沙、碎石頭和磚頭。
單單這些建築材料,就花了李多魚兩千多塊。
在這個年頭,想在海島上蓋一座像樣的框架水泥房,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。
首先沙子,不能用海邊的細沙,得用淡水河裡的河沙。
海沙中裡有貝殼,泥和氯鹽,硫酸鹽,鎂等化學物質,用海沙跟混凝土攪拌的話,會導致混凝土強度變低。
幾年可能沒什麼問題,是時間久了後,海沙不單會腐蝕鋼筋,還有可能造成牆體大面積的脫落。
總之海沙並不適合用來當建築材料,哪怕水洗過的海沙也不是很好。
河沙,則是三叔的拖網船從烏江那邊拉回來的,沙子很便宜,一船沙子十塊錢不到,可油費運費卻花費了五十塊。
碎石塊,則是用石匠老曹和他那兩個徒弟用錘子一顆顆敲出來的,人工也去了不少錢。
而所有的建築材料裡,最麻煩的就是鋼筋。
這玩意屬於戰略物資,又是緊缺材料,由國家統一銷售的,一般都是優先供應那些單位。
老百姓想要購買的話,除了要有僑匯券,還得找關係才行。
由於確實不好買到,前段時間,李多魚只好親自去了榕城一趟,找了趙甲路這個“關係通”。
這才從鋼鐵廠裡,拉到了鋼筋,當然找陳焦和陳元素肯定也能幫他解決這些問題,可李多魚並不想跟這對父母太過深入交流,保持純潔的利益關係就好。
可以這樣說,在這個年代,哪怕萬元戶想蓋一座像樣的倒板磚房,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
不過前世,李多魚也曾聽說,有很多山區會用竹片充當鋼筋,據說也挺結實耐用的。
李多魚看了眼宅基地。
基槽和地基也都根據原本的設計圖挖好和夯實了,基槽裡還鋪了層混凝土的墊層。
如今過了將近十天。
混凝土墊層已經幹了,下一步,就是開始綁基礎鋼筋了。
見老李和老曹他們都在地基裡綁鋼筋,剛好手裡沒事的李多魚也一起幫忙。
老曹他們居然用虎頭鉗和尖嘴鉗來綁鋼筋,效率非常的低,且還是斜著綁的。
這種做工雖然也沒問題,但效率真的太低了,放在前世不單會被工頭罵,還要被數落一通。
李多魚也不習慣用鉗子這類東西綁鋼筋,綁起來的速度很慢,且還不好使。
李多魚突然想到一個東西,隨後回家找了個用來撬藤壺的一個小型鐵鉤,整體跟前世綁鋼筋神器很像的鐵鉤子。
換上這個神器後,李多魚綁鋼筋的效率有著顯著的提升,感覺一個人都可以趕超他們四個。
老曹也察覺到了李多魚的不對勁,湊過來一看,發現李多魚綁鋼筋用的工具和手法跟他的完全不一樣。
看他綁的那麼快,老曹本以為可能綁的不是特別牢靠,上手檢查了一番後,眉頭緊皺了起來。
他們只是斜對角綁,可李多魚這種綁法好像把鋼筋上下左右都捆在了一起。
石匠老曹忍不住問道“多魚,你這綁鋼筋的手法,哪裡學的啊。”
“啊,這個啊。”
李多魚思考了下,說道“是我之前綁漁排時自己研究的,感覺綁鋼筋跟綁漁排一樣,就這樣綁了,要是綁的不對,我重新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