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多魚叫苦連連,可大家壓根就不信,村民都被他騙出經驗來了。
每次李多魚喊窮,說不好賺錢時,就是賺最多的時候。
一些村民私下找了朱秀華,向他打聽鰻魚要怎麼養,結果被朱秀華反懟了一臉。
“我要知道怎麼養,早就自己養了,還會給他打工?”
李多魚回島後,幾乎天天都泡在鰻魚養殖廠這邊。
一個原因是,劉小蘭到預產期了,應該就這幾天時間,李多魚乾脆給陳文超放了個產假,讓他好好陪老婆。
而另外一個原因是,合同簽了後,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。
之前養鰻魚的話,哪怕全死光了,李多魚勉強也是能承受得起,畢竟還有海帶和生蠔撐著,大不了明年再來。
可現在不行了,是有責任的,他必須趕在夏秋之交的“土用丑日”前,把規格為半斤的鰻魚給人家準備好。
島國人將四季用五行區分。
春為木,
夏為火,
秋為金,
冬為水,
而剩下的“土”則放入每個季節交替結束前的十八天裡。
這十八天,則稱之為“土用日”。
也就是說,一年有四個土用,而這十八天,又按十二生肖(子、醜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順序劃分。
島國人認為“土用丑日”是最適合吃鰻魚的時候。
至於為什麼?
打了二十多年黑工的李多魚,還真不知道。
只知道到了這一天,幾乎所有的日料店都會打出土用丑日吃鰻魚的招牌來。
而他作為廚師則會累個半死,一整天都在不停地殺鰻魚、烤鰻魚。
根據簽約的合同,在土用日前,長崎漁業協會那邊會派船過來把李多魚的鰻魚給運走。
雖說這是組織主導簽下的專案,到時候要真交不出貨的話,那就尷尬了,說不定還得賠償對方的來回船費。
錢不是那麼好賺的。
現在李多魚有些擔心了,畢竟養殖鰻魚真的是一件很精細的事情,搞不好就會全塘死翹翹。
他拿著一張小板凳,坐在池塘邊發起呆來。
白天是看不到鰻魚的。
但卻可以看到一些鰱魚在水面遊動,這些鰱魚是嘎池塘剛挖好那會,放養進去的。
原本只是打算用來測試水質,沒想養著養著就這麼大了,現在每條鰱魚有三斤左右。
鰱魚是非常好的混養魚,一般以浮游植物、藻類為食的,對控制水體肥度相當有一套。
且鰱魚還是水中的“播報員”,一旦水體含氧低的時候,它們就會抬頭,全部浮在水面上。
而後世爛大街的玩意,在這個年代可是非常貴的魚類,甚至比很多海魚賣的還要貴,一斤能賣到五毛以上。
而在全國範圍內,海魚的整體銷量還真不一定比這些淡水魚高。
說難聽點,李多魚要不是海邊人,真要搞養殖的話,百分百會選擇鰱鱅和羅非魚。
而這些天,李多魚天天蹲在池塘邊,就是為了觀察這些鰻魚身上有沒有出現小白點。
春季是鰻魚最容易犯病的季節,尤其是一種叫做白點病(小瓜蟲病)的玩意。
在天氣冷的時候,或者梅雨時節,這種病就特別喜歡找上鰻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