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陳文超講完後。
李多魚覺得他家這種情況,在劉小蘭家中住個一兩天,沒啥問題,畢竟還是鄰居,可住太久的話,肯定是不行的。
本來劉小蘭他娘,對他就有很大的意見,而她幾個哥,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。
上次賣妹妹沒賣成。
這幾個兄弟都對陳文超憋著一把火,沒地方發洩,現在房子塌了,住到他們家去。
李多魚單是想想,都覺得火藥味很濃,冷嘲熱諷肯定不會少得。
李多魚問道“接下來,你打算怎麼辦?”
“先重新蓋房子?”陳文超回。
“你那裡還有多少錢,有錢蓋房子嗎?”
陳文超一五一十說道“我這裡,再加上我阿嬤存的,差不多有五百這樣子。”
聽到這筆數字,李多魚瞬間明白了,他跟著自己這半年賺到的錢,幾乎都沒花,全都存起來了。
而在這個年代,能有五百元存款,已經超過絕大多數人了。
擔擔島很多沒漁船的,一家子給人打短工的,一年都不一定能賺到五百元,更別說存下五百元。
哪怕周曉英這種帶編制的小學老師,一年拿到手的,也就四百多點。
李多魚覺得陳文超輸就輸在,沒有親戚這件事上。
在這個年代,親戚真的非常重要,就像李多魚養海帶這件事,要是沒這麼多親戚來幫忙的話,他也不可能養的這麼順利。
不過,想在島上蓋房子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雖然擔擔島到處都是石頭,但不是你想用,就可以隨便用的。
得先找大隊審批。
透過後,大隊會指定伱到一個地點。
這時候,你才能去鑿石頭。
而在這個年代,可沒有什麼切割機,石條都是石匠拿著鐵錘,鑿子,一錘一錘鑿出來的。
非常耗時耗力。
可以這樣說,海邊漁民的石頭房,一半的錢,全花在石材上。
最大的工藝也在石頭上,一座石頭房蓋的好不好看,靠的全是鑿石頭的師傅的技術。
要是碰到好師傅,鑿出來的石塊,就是闆闆正正的,看著非常舒適。
要是碰到半桶水的,或者摸魚的石匠,鑿出來的石頭,真的會逼死強迫症。
而李多魚多少就有點,去了島國回來後,就更加嚴重了,一旦看到別人家的石頭房有石塊凸出來。
就恨不得拿角磨機,把它給磨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