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三確認了訊息的來源後,現場的媒體記者們,都悄悄開啟了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的官網,檢視起了那幾十條官宣公告。
當看完之後,他們才意識到,這才是真正的大新聞,尤其是與陳舟所發表的致辭聯絡起來,這將是頭版頭條的大新聞。
他們已經想好的新聞標題,也開始被悄悄抹去,轉而想著更炸裂的標題。
他們的鏡頭也開始有所偏移,開始更多地給到坐在臺下的那些學術界大佬們。
當然,這也只是相對的,大部分的鏡頭,始終留在了陳舟身上。
畢竟,這些事件的發生,都是這位年輕人一手導致的。
說起來,有些媒體的負責人,此刻卻有些焦急了,開始各方面聯絡,希望還能“候補”進入交付儀式的現場,能夠在後續的群訪中獲得席位。
沒辦法,本來他們以為這就是一次普通的研究院交付儀式,就算是加上陳舟的光環,也不算是太大的新聞。
所以也就沒有太過重視,沒有去爭取交付儀式現場的媒體進入資格。
卻沒想到,這次的交付儀式,居然這麼炸裂,那官宣的幾十條的公告,實在是太過驚人眼球。
更關鍵的是,在此之前,他們居然一點風聲都沒有收到。
此刻的這些媒體負責人們,也終於意識到,有陳舟的地方,就有大新聞這句話,不是說說而已。
只不過,不管他們怎麼聯絡人,現場的媒體准入資格都不會再有了,群訪的媒體席位,更是想都別想。
這就像當你有機會的時候,你不去珍惜,當你發現失去的時候,才追悔莫及。
現場的這些媒體記者們的變動,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,只是沒有太多人往這方面去想。
只當他們是普通的拍照,至於陳舟,自然知道原因,不過他也只是笑笑。
倒是李振邦,他也收到了訊息。
在此之前,他也不知道陳舟能夠邀請這麼多學術界大佬的加入,甚至於不是他想過沒有,而是敢不敢想的問題。
就像陳海寧剛得知這些的時候一樣,李振邦此刻也是一臉的震驚,完完全全的難以置信。
他也認為,華國學術界即使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,但也還是存在只有走出去,沒有走進來的困難處境。
但現在,陳舟居然改變了這一局面,讓這麼多學術大佬走了進來,這簡直太敢想,太敢幹了。
李振邦下意識地看了看陳舟,眼神頗為複雜,除了震驚以外,更多地是驚喜與讚賞。
他也越發堅定的認為,這小子不是要改變學術界,而是要改變全世界。
畢竟,從現狀來看,好像學術界已經被他改變了。
雖然現場眾人心思各異,但整個交付儀式的流程,卻還是在照常進行著的。
在學術委員會的全部成員亮相時,是由陳舟領銜,帶著一眾學術界的大佬,走上臺去的。
看到這一幕後,那些沒有收到官宣訊息的人,也都反應了過來。
原來這些受邀參加交付儀式的學術大佬,居然都已經加入了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。
他們也被陳舟的這一大手筆,給震撼到了。
隨著學術委員會全部成員的亮相,所有人這才意識到,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從今天交付使用開始,已經是全世界最頂尖的學術機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