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各大論壇的熱烈討論外,全世界的媒體們也沸騰了,尤其是各大自媒體平臺。
如果說陳舟的6篇論文,因為是上傳到預印本網站,還沒有正式在數學期刊上發表,所以主流媒體還保有一絲論文可能錯誤的理智,單純的對事件進行報道。
那全世界的各大自媒體平臺,可就管不了那麼多了,他們只管抓住這第一時間的熱度,賣力的報道、評述、轉發著這件事。
而且那些文章的標題,就更是怎麼博眼球,怎麼吸引流量,就怎麼來了。
【震驚!著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,竟然一次性發表了6篇數學論文!】
【偉大的數學之神降臨!他僅用3個月時間,就解決了6個世界級數學難題!】
【他憑什麼在數學界稱無敵?僅憑3個月6篇數學論文嗎?】
【讓整個數學界為之俯首的他,竟然只是個年僅23歲的年輕人!】
【震驚!提出千禧年數學大獎難題的克雷數學研究所,竟然被人攻克了!】
【誰能想到,所謂的“夸父”工程,竟然只是花架子!6篇世界級的數學研究論文,才是他真正的目標!】
【……】
不過,也因為這些標題黨的自媒體平臺,把整個6篇論文的熱度,又給推上了另一個高峰。
華國國內,正在辦公室整理檔案的李振邦,在得知這一訊息後,嘴裡雖然說著不可能,陳教授沒有時間去研究數學,但手上卻已經撥通了潘老的電話。
一通電話打完,李振邦這才知道,陳舟居然從上次的會議後,就一直沒有露過面。
不管是“夸父”工程的研究團隊,還是其餘五大單項的研究團隊,都沒有見過陳舟。
而且,這麼長時間以來,各研究團隊的管理和溝通協調,都是潘老來負責的,陳舟就像是不管不問了一般,徹底當起了甩手掌櫃。
不過,潘老特意跟李振邦強調了一下,陳舟並不是真的不管不顧,他還是跟陳舟彙報過工作的,並且陳舟也交代了各項事宜。
最重要的是,現在按照陳舟的計劃書,各項研究工作都在按部就班的有序開展,並沒有任何的停滯,或者說遇到什麼困難。
李振邦拿著電話想了一會,才撥通了陳舟的手機。
看到來電提示的陳舟,立馬就接通了,因為他一直在等李振邦的電話。
在各大論壇熱烈討論的時候,在各大媒體瘋狂報道的時候,就已經有不少人打來了電話。
自然,這些人都是祝賀陳舟的,順帶著感慨一番,他們可以轉行了,還搞什麼數學研究,搞了一輩子,還不如陳舟3個多月的六分之一成果……
也是這會,陳舟就知道李振邦在看到新聞後,肯定會打電話找自己。
畢竟,你一個“夸父”工程的總指揮,在各項研究工作開展後,怎麼可能還有時間一下子搞出來6篇論文?
還都是世界級數學難題的研究成果!
所以,陳舟就等著李振邦的電話,打算替自己狡辯,啊不,解釋一下。
只不過,令陳舟沒想到的是,李振邦從頭到尾,就沒有講過自己研究時間的事。
反而是一直在吹噓著陳舟,也一直比陳舟自己還激動,彷彿搞出標準猜想、霍奇猜想這6篇研究論文的人是他一樣。
這不禁令陳舟很是慚愧,好幾次都想自己開口解釋,其實他沒有放下“夸父”工程的研究,他一直都在做,就是時間花的不多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