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的演講到這裡就全部結束了,謝謝大家。”
衝身旁有些懵逼的卡爾十六世·古斯塔夫點了點頭,陳舟回到了臺上的座位。
後面還有幾位諾獎得主需要領獎和釋出獲獎演講呢,他還不能立馬離開。
然而,隨著陳舟所宣佈的訊息,現場已經亂做了一團。
幾乎所有人討論的焦點,都在那個重新坐回座位的年輕人身上。
誰也沒有想到,誰也不敢相信。
在這樣一個場合,陳舟會宣佈退出諾貝爾獎的評選。
更重要的是,他居然是用了這麼一個像開玩笑一般的理由。
“陳教授,您……您是認真的嗎?為什麼要這麼做?”
陳舟座位旁,比他早一步領獎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,一臉白色大鬍子的阿瑟·阿什金,帶著難以置信的語氣問道。
這位已經90多歲高齡的物理學家,在今年和另外兩位物理學家熱拉爾·穆魯、唐娜·斯特里克蘭,因為在鐳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,共同獲得了這一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陳舟微微偏頭,看向身旁的阿瑟·阿什金。
儘管這位老人家有一臉標誌性的白色大鬍子,平常能夠很好的遮擋自己的情緒變化。
雖然能夠做到讓他產生較大情緒波動的事,已經很少很少了。
但是現在,那白色大鬍子顯然失去了應有的功能。
阿瑟·阿什金臉上的震驚和不解,全部呈現在了陳舟面前。
迎上那有些迫切想要知道為什麼的目光,陳舟笑著解釋道:“阿什金教授,您沒有聽錯,這是我早就做出的決定。就像我剛才說的,我還年輕,應該給其他人多留一些機會。”
“我想,在今年之前,包括您在內,許多物理學家,都在等待著可能屬於自己的諾貝爾物理學獎,更多的學者在等待著自己的諾貝爾獎,不是嗎?”
“當然,我這麼說沒有其他的意思,您不用多想。我就是在想,我已經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物理學獎,再多拿一次的少拿一次,區別也不是很大。”
“所以,也就像我說的,反而更應該把機會留給等待諾貝爾獎的人,因為有很多人比我需要諾貝爾獎的肯定。”
先不管陳舟的這番話有多麼的凡爾賽,至少他說的是準確的。
的確有很多人在等待著可能屬於自己的諾貝爾獎,在等待著這種榮譽性的認可。
而有些人,可能等到去世,也沒有等到屬於自己的諾貝爾獎。
這算是諾貝爾獎的一種遺憾,也是學術界的一種遺憾。
至少在陳舟之前,可從來沒有哪個人能這麼幸運的,連續兩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青睞。
不對,不應該說是幸運。
每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人,除了和平獎外,都不應該用幸運來形容。
更多地是諾獎得主自身的實力。
尤其是陳舟這樣打破歷史,成為連續兩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一人,又怎麼可能是幸運兩字能夠解釋的?
也就不怪人家能夠說出這麼凡爾賽的話了,能夠裝到這一波了,人家是真的有這個實力這麼說啊……
再想到陳舟所說的,他還年輕這句話,包括阿瑟·阿什金在內的各位諾獎得主,無不感覺臉上紅了許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