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陳舟的整體規劃裡,最主要的,還是以系統的三個任務,以及那一個挑戰任務為主。
也就是物理學的規範場理論,數學的NP完全問題,以及化學和材料學的DMD2號材料的研究。
其餘的,便是他剛才在系統空間裡,所思考的多學科交叉問題的推進了。
做完整個推進計劃後,陳舟的注意力,也便再次放到了電腦螢幕上。
握住滑鼠,輕輕滑動,然後點選滑鼠左鍵,進入郵箱。
上下翻了翻,陳舟找到了克羅斯發來的郵件。
翻動郵箱頁面,查詢郵件時。
陳舟也搞清楚了,為什麼自己沒有注意到,克羅斯發來郵件的提示。
實在是因為他的郵箱裡,各種各樣的郵件,太多太多了。
因為這一連串的事件影響,陳舟收到了諸多媒體邀約採訪的郵件,也收到了諸多學者發來的道賀郵件。
這些學者順帶著,還提出與陳舟進一步溝通交流的請求。
此外,還有就是,一些高校的學生,向陳舟請教論文怎麼寫的郵件。
對於這些郵件,陳舟只點開了幾個,便開始了清理。
這倒不是因為陳舟自己太過高冷,不願意和這些學者進行交流,也不是不願意對這些學生,進行指導。
實在是,陳舟自知時間有限,無法兼愛眾生吶。
還有就是,他們希望溝通的問題,著實引不起陳舟太大的興趣。
要真有某位學者,主動找上門來,拿著足夠有趣的問題,與陳舟進行討論的話。
陳舟也是十分樂意,與他進行一些溝通交流的。
只不過,這些學者,或是學生,還沒有這樣做的人。
陳舟就想著,既然不主動,那是不是就代表著,這些問題,其實他們自己也可以解決呢?
處理完郵箱裡的郵件,保證郵箱的儲存空間,有一定的緩衝餘地後。
陳舟便開啟了,剛剛下載好的那份,克羅斯發來的階段性研究報告。
大致瀏覽了一番後,陳舟不由得挑了挑眉。
有點意思。
在當初完成中微子振盪相關課題的研究,開啟新物理之門後。
陳舟是分別確定了,兩個研究方向的。
一個方向是,順著開啟的物理之門,繼續在新領域裡,不斷深耕。
另一個方向是,把中微子相關課題的未解決部分,全部搞定。
根據這兩個方向,陳舟也將原有的課題小組,給分成了兩個課題小小組。
分別針對這兩個研究方向,進行更深入的研究。
而兩個課題小小組的負責人,便分別由克羅斯和高結擔任。
陳舟自己則負責統籌課題的研究規劃,進行方向性的指導。
這一次,克羅斯所負責的這一課題小小組,取得的階段性研究成果。
便是在新物理之門開啟後的新領域裡,所取得的一些成就。
實際上,新物理之門開啟後,在新領域的所有研究,都是在抹黑走路的。
誰也不知道,新領域裡,究竟有哪些隱藏在暗處的秘密。
等著物理學家們,去探索,去發現。
在超越標準模型的基礎上,這個新的中微子模型理論,已經成為了未來粒子物理的研究重點。
所有的研究,也將基於這一新理論,進行突破。
“還不錯,克羅斯他們的階段性研究的成果,和我的預期相符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