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因此,SLAC這邊因為錯失先機,就增加了給到陳舟的條件。
但很可惜,對於SLAC,陳舟真的算不上有什麼感情。
而且,沒有了對撞機實驗室的SLAC,也無法提供陳舟滿意的研究條件。
再加上克羅斯的提醒,陳舟也就沒有什麼猶豫的,便直接拒絕了對方的邀請。
當聽到陳舟的拒絕時,SLAC的人多少還是有些詫異的。
畢竟,他們給陳舟的,可是實驗室主任的身份!
可陳舟卻猶豫都沒猶豫,就拒絕了。
這著實有點令人難以接受。
被拒絕後,SLAC的人自然也是想著,再努力一下的。
像陳舟這樣天才的物理學家,他們是真的挺想得到的。
只不過,陳舟一句“你們已經沒有了對撞機實驗室,我留下來做什麼”,就徹底封死了他們的路。
SLAC倒也很坦然的選擇了放棄。
事實上,他們看中的是陳舟的天賦,希望陳舟是下一個弗裡德曼。
在對撞機後的時代,可以帶領SLAC在X射線的領域內崛起。
只不過,陳舟卻沒有這個想法罷了。
他也不會是下一個弗裡德曼。
其實,對於SLAC關停對撞機實驗室的事,不管是弗裡德曼,還是克羅斯,亦或者陳舟自己,都沒有覺得SLAC有什麼過錯。
一個實驗室,在跟不上時代的時候,就應該做出選擇,做出改變。
否則,等待他的,就只有消失。
不湊巧的是,SLAC的選擇,和陳舟的選擇,並不相同。
沒有了外事的打擾,在之後的幾天物理學家大會,陳舟還算悠閒的度過了。
一邊拍著楊依依,培養培養感情,提升提升溫度。
一邊聽聽物理學家大會的講座。
再偶爾跟這些物理大佬們聊聊天,聽聽對方誇獎自己的話。
順帶著收穫“幾張”要向諾貝爾獎評獎委員會推薦自己的推薦信。
陳舟都有點功成名就,要放假的感覺了。
只是,這個假期的時間,有點短。
只能抵得上一個週末的時間。
五天的物理學家大會,很快便落下了帷幕。
膠球被發現的這一事實,也得到了物理學界的承認。
SLAC對撞機實驗室的落幕,也得到了應有的尊重。
與會的物理學家們,在這幾天裡,度過的也算愉快。
唯一可能不是很愉快的,就是諾貝爾物理學獎評獎委員會的委員們了。
他們收到了多封提名候選者的推薦信。
而且,被推薦的人,都是陳舟。
就連那位一直推薦自己的愛德華·威騰,都破天荒的給陳舟寫了推薦信。
4月9日,SLAC所舉辦的物理學家大會,完美閉幕。
陳舟也收拾行囊,於次日跟著弗裡德曼,還有麥錫森、科伊爾一起。
坐上了返回麻省理工的飛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