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不過,很可惜的是,他怎麼也睡不著。
時不時的就看一眼時間,計算著離報告會開始,還有多久。
翌日一早,酒店的走廊裡,就傳來了斷斷續續的說話聲。
這是早起打掃衛生的服務員,在交流著今天將要開始的報告會。
這聲音,雖顯得突兀,卻並不大。
所以,這兩位服務員也沒想到,竟然會有人開啟房間門,看了他們一眼。
而這人,不是別人,正是心心念念報告會的哈洛德·賀歐夫各特。
按照報告會的流程,他和陳舟將依據論文發表的先後,依次進行各自的數學講座。
他先,陳舟後。
在哈洛德·賀歐夫各特看來,這是極好的安排。
只要在他的講座裡,沒有人提出致命的問題。
那麼,最終結果的不確定性,也就被徹底消除了。
後面陳舟的講座,也就可有可無了。
所以,他必須要抓住機會,一錘定音。
所以,哈洛德·賀歐夫各特一大早就起床,開始檢查自己的PPT,梳理審稿人所詢問的問題,以及將自己整理的內容重新再看一遍。
在昨晚這些之後,哈洛德·賀歐夫各特正好聽見外面的交談聲。
他還以為是參會的人員。
於是,他就出了房門,準備前往這次報告會的會場。
雖說哈洛德·賀歐夫各特起的挺早,來的也挺早。
但是,當他到達會場時,會場裡已經有了不少人。
大家都興奮的交談著,討論著哈洛德·賀歐夫各特和陳舟的論文。
稍微聽了一會,哈洛德·賀歐夫各特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。
大家的想法,都是一樣的。
因為他是先發表者,佔據了時間的優勢。
只要他的論文,不像陳舟話裡所言,是“錯誤的開啟方式”。
那麼,他就贏了。
隨著時間逐漸逼近上午9點,會場裡的人也越來越多。
當年懷爾斯證明費馬大定理之後,在劍橋大學牛頓研究所的講座,足足有兩百名數學家到場。
而今天,現場的數學家遠遠超過了兩百之數。
可能相比於懷爾斯的講座,今天的,更多了一些碰撞的火花吧?
陳舟來到會場時,哈洛德·賀歐夫各特已經到後臺準備去了。
因此,兩人並沒有碰面。
和陳舟一起的,還有楊依依、沈靖等人。
沈靖是好不容易才跟吳西平蹭了一個名額,來的普林斯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