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離陳舟上週五去上數論課和量子力學的課,已經過去了整整一週的時間。
這一週時間裡,陳舟幾乎足不出戶的閉關研究狀態。
中途除了與克羅斯的溝通外,便只有張一凡和陳海寧兩人,與陳舟聯絡過。
張一凡是為了跟陳舟彙報,最新一次金剛石半導體材料的實驗準備情況,以及他們定下的實驗開始時間。
同時把相關材料發給陳舟,請陳舟做最後的校核。
這件事雖然佔用了陳舟的一些時間,但是因為有著先前理論研究的內容在,倒也並不算費事。
陳舟快速搞定之後,便把相關材料反饋給了張一凡。
並且,陳舟還給張一凡提了一些實際性的建議,以促使他們能夠成功完成這一次的實驗。
至於陳海寧,則是為了與陳舟溝通專利授權,以及與華未合作的事情。
專利授權和專利授權費5000萬的事,基本上是敲定了下來。
只有與華未合作的事,華未那邊還在進行研究。
因為這個合作深度,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。
他們認為陳舟畢竟只是一名數學家和物理學家,對於虛擬影像聊天技術的開發,可能只是碰巧了。
他們對這種多方面的深度合作,是否有著切實的必要,抱有懷疑的態度。
當然,對於專利授權這事,他們並不反對。
因為這是一項,有著很大前景的技術。
在獲得專利授權後,他們也可以從中,獲得經濟與技術雙方面的效益。
技術方面的效益,指的就是,沒必要和陳舟進行多方面的合作。
在獲得專利授權後,他們完全可以繞過陳舟,對這項專利進行深挖,最後搞出自己的東西來。
因為這樣做,是利益最大化的做法,也是國內許多網際網路公司的慣用手法。
即使有人提出,陳舟現在是國內聲望最盛的學者,這樣做並不好。
可有些人,也還是持有這樣的觀點。
也就是因為華未內部的意見不統一,他們那邊一直在開會研究,遲遲無法做出決定。
當陳舟從陳海寧口中,聽到這個訊息後,只是笑了笑,卻並未多說什麼。
他相信,華未那邊的負責人,會做出最終的選擇。
這倒不是陳舟對自己的自信。
而是從華未每年投入研發的資金,就能看出來,這是一家怎樣的公司。
這樣的公司,是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的。
更何況,從張品安三人過來詳談,也能看出華未與他進行多方面合作的決心有多大。
還有一個理由就是,半導體材料的研究,才是華未真正看重的。
所以,陳舟只是跟陳海寧說,要他安心等著。
哦對,還有一個人,是與陳舟每天都有聯絡的。
當她看到陳舟臉上的黑眼圈時,很是心疼陳舟。
但對於陳舟的選擇,她也沒有去多說什麼。
畢竟,先前就約定好了,在有必要進行爆肝研究時,熬夜是可以被允許的。
可儘管是這樣,她還是很心疼陳舟。
當陳舟看到楊依依那欲言又止,最後頗為無奈的表情時。
陳舟自己,倒是開始笑著逗起了楊依依。
他是她的開心嘛,怎麼能讓她犯愁?
無奈之下的楊依依,也只好表示,等她回華國的時候,一定不要看到陳舟臉上有黑眼圈,一定要是最好的精神狀態來接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