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後,獲得贊同票不少於投票人數三分之二的候選人。
按照各學部應選名額,根據得票數,依次當選,直到滿額。
這個選舉,其實就和前面的推薦,是一個道理了。
不管是候選人推薦,還是投票選舉,每個人都是帶有主觀性的。
可考慮的因素,那就太多了。
如果是在沒有特殊情況的條件下,那更多的人,當然更願意,將自己珍貴的推薦名額,還有寶貴的選舉票,投給自己所熟知的人了?
就像經常在華國引起爭議的,獲得華國第一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先生。
為什麼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她,卻2兩次落選華國科學院院士?
事實上,遠不止屠先生,像是袁老先生,其實也經歷過這樣的對待。
他們都是那種,不願和研究之外的,或者專業之外的人,做過多無用交流的人。
他們是那種專注於科研,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之中的人。
至於所謂的人情,他們更不願意在上面多做文章。
他們有著研究者的本性,有一說一,不避諱,不拐彎抹角。
當然,也正是這樣的原因,他們這樣的科學家,實際上會得罪一些人。
從無形中,增加他們進入到院士行列的難度。
袁老先生便是直到雜交水稻成功推廣後,過了近20年,才當選為華國工程院院士的。
所以,儘管陳舟看到楊院長十分的樂觀,但他卻對這件事,有些存疑。
以至於,他並沒有太大的慾望,去參加明年的院士增選。
收起思緒,陳舟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,對楊院長說道:“其實嘛,院士只是一種榮譽。有了院士的頭銜,固然更值得人尊重。但沒有院士頭銜的人,難道就不值得我們尊重了嗎?”
“在華國,有很多的科學家,他們都沒有獲得院士的頭銜,但在自己的崗位上,默默的工作著,為華國的科研發展,注入了新鮮的活力。”
“所以,不管他們有沒有院士頭銜,他們的貢獻,也都是值得我們尊重的。我們也應該尊重,每一個在背後默默貢獻的科研人員。”
“所以,楊院長,院不院士的,其實不重要。重要的,還是你問我的第一個問題,科研人員的眼裡,應該只有科研成果!”
楊院長看著義正言辭的陳舟,一時沒有反應過來。
這傢伙,剛才臉上不才產生了一絲波動,顯得有些興奮嗎?
怎麼這被自己一羨慕,就又來了?
偏偏這小子的話,自己還沒法反駁。
畢竟,他說的,都在理啊……
楊院長只覺得,陳舟那啥的表現,真的是越發的熟練了。
這不一小心,又被他給裝到了……
相比之下,自己剛才的話,簡直就太俗了,俗不可耐……
“那個,陳舟啊,道理確實是你說的這麼個道理,但是,在能獲得這項榮譽的前提下,為什麼不去獲取呢?”楊院長轉變了一個思路。
“那個,楊院長,我明白你的意思。這不,我還是太年輕了嘛,我覺得這件事,咱們燕大是不是再考慮考慮?要不,換個人?”陳舟也轉變了一個思路。
楊院長有些詫異的看向陳舟:“你不想參加明年的院士增選?”
陳舟輕輕點了點頭:“我覺得,還是再等等吧。”
楊院長十分不解地問道:“為什麼?這可是很多人,求都求不來的機會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