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著陳舟要是真被威騰的M理論給吸引了去,那他的標準猜想可就真的不知道,得等到什麼時候,才能找到如陳舟這樣合適的後繼者了。
德利涅便悄悄看了看,頗有些躍躍欲試的威騰。
他打算,將威騰的行動,扼殺在搖籃之中……
隨著提問環節的完全結束,今天被分為上下半場的報告會,也完美落幕。
報告會結束,自然是燕大做東,安排了一場晚宴。
晚宴上,德利涅放棄了尋找陳舟,進一步溝通的想法。
轉而和威騰找著各種話題閒聊著,儘量保證威騰也不去找陳舟。
雖然說,威騰的M理論,即使引起了陳舟的興趣,也不能在短時間內,得到驗證。
畢竟,M理論想要在實驗上被驗證,所需的條件,並不是當前的技術手段可以實現的。
但德利涅還是擔心,陳舟的加入,會不會促使這一條件的早一步實現。
事實上,歸根結底來說,德利涅能夠牽制住一個隱性的對手,對他總是好事。
說不定在規範場論之後,陳舟就對標準猜想產生了興趣呢?
不管怎麼說,在德利涅的心裡,他還是希望能夠替自己的老師,找到一個合格的繼承者。
作為今天最重要的主角,即使德利涅和威騰沒有來主動來找陳舟,可陳舟也一點沒有閒下來。
不說陶哲軒、舒爾茨這些還算相熟的人,其他的學者,也是一個一個的主動過來,跟陳舟套著近乎。
對此,陳舟自然是沒法拒絕的。
他只能儘量發揮自己低調謙虛的才能,友好地與這些學者,開展商業互吹的活動。
可陳舟不知道的是,在這些學者的心裡,準確來說,應該是認可度上。
陳舟在數學界的地位,乃至於在學術界的地位,已經達到了法爾廷斯等人的高度。
甚至於,相較於這些上一代的數學大佬,陳舟帶給人們的期待,是要遠高於他們的。
因此,趁著這難得的機會,這些學者們,可不得好好跟陳舟套套近乎嗎?
誰知道以後出去吹牛的時候,是不是就能來一句,我曾經和陳舟教授喝過酒。
或者是,我曾經與陳舟教授把酒言歡。
在陳舟一個接一個的忙著應酬時,作為東道主的燕大,作為今天報告會和晚宴總負責人的孫院長,倒也沒有被冷落。
畢竟,陳舟那邊太熱鬧了,不少年輕學者看到與陳舟攀談之人,都會下意識地做一番衡量。
衡量的自然是自己與對方的學術聲譽,有多大的差距,自己應該在什麼時候,才能去跟陳舟打個招呼,混個臉熟。
因為一眼看去,與陳舟攀談之人,都是各個領域的學術大牛。
他們這些年輕學者,屬實有點難頂。
也正是因為這樣,他們將目標首先瞄準了燕大的教授,瞄準了數院的孫院長。
這場晚宴,一直持續到晚上十一點多才結束。
不能說所有人都盡興而歸,但至少,陳舟是完全盡興了。
他覺得自己低調謙虛的語言,似乎又提升了一些。
這一點,從那些人的臉上,就能看出來。
要不然,怎麼會他謙虛的話一說出口,頓時就遭到一陣猛誇?
晚宴結束的時間點,正如陳舟所預料的那樣,是比較晚的。
這也是他和克羅斯說,他無法保證今晚有時間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