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他自己的話說,那就是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他能夠看得足夠遠。
“有限生成定理的證明,給出了森理論在高維的一個可行性……”
“但是特徵p域的代數簇,由於沒有奇點消解,仍舊難以處理……”
再次停筆,點著草稿紙的陳舟,微微皺眉。
森理論的目標,是對高維代數簇作出雙有理等價下的分類。
它的基本思路,是給定一個簇,然後“希望”透過一系列的“幾何手術”,得到一個等價類中的代表元,也就是極小模型。
而這一系列的“幾何手術”的核心,就是收縮對映。
一方面,想要實現這一系列操作,那就必須首先保證收縮對映的存在性。
關於這個方面的定理的證明,陳舟已經給出,並不是什麼問題。
但是到這裡,陳舟關於森理論的內容,其實又回到了極小模型綱領本身。
因為,另一方面,如果收縮對映造成過於奇異的奇點。
就得透過一個叫做flip的操作,來變換它。
然後,就是flip的存在性和有限性問題了。
存在性是第一問題,有限性是第二問題。
所以,陳舟又回到了極小模型綱領的問題本身。
“從大師兄那得到的靈感,應該沒多大問題,只不過,這條路上,阻礙有點超乎意料的多……”
“算了,還是再理一理思路吧,先把其它事情安排好……”
這樣想的陳舟,也就放下了手中的筆。
轉而開始整理書桌上有些凌亂的草稿紙。
當陳舟的手,碰到被草稿紙壓住的錯題集時,他的手指微微一滯,卻並沒有拿起錯題集,翻開去看,而是將錯題集塞進了揹包。
極小模型綱領第一問題的事情,已經告訴了陳舟一個道理,不能過度依賴錯題集。
所以,陳舟也在慢慢轉變自己對待錯題集的態度。
當然,僅限於數學。
要是高能物理的課題,碰到什麼難題,或者剛解決完一個難題,他一定第一時間翻開錯題集,驗證自己的答案。
在陳舟收拾好書桌時,宿舍的門,也被人開啟了。
聽見聲音的陳舟,開門走出了自己的房間。
看見克羅斯,陳舟便笑著問道:“怎麼樣,克羅斯教授,文獻資料刷了多少?”
克羅斯頭也不抬的回道:“快了!”
陳舟見此,又是笑了笑,轉而說道:“研究小組的人員,都過來了嗎?”
“還差一些人……”想了想,克羅斯又解釋了一句:“我們給的時間是一週,這才過了兩天,有些人還沒準備好。”
聞言,陳舟輕輕點了點頭。
給這些人一週時間,是他的決定。
畢竟,崗位的調動,研究小組的變更,對於科研人員來說,也算是一件大事。
總得給他們一點時間,去消化和適應。
這個進度,也算是在陳舟的預料之中。
隨即,陳舟繼續說道:“等人到齊,我們就開始分配實驗任務,做好實驗安排。”
聽到這話的克羅斯,頓時抬起頭看向陳舟,眼神中頗為期待的說道:“是不是很快就能進行第一次實驗了?”
陳舟回道:“那倒不是,還得熟悉熟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