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年輕或許是我最大的資本,但是華國並不年輕!華國需要一些改變,我希望自己的迴歸,能夠為華國學術界,帶來一絲改變!”
“毋容置疑,學成歸來,應當報效祖國!”
對於陳舟的回答,所有媒體記者們,全部沸騰了!
以往,或許只是猜測。
但如今,從陳舟口中得到了準確的答案!
陳舟的這一句話,透過媒體的報道,必將在華國學術界,乃至世界的學術界,造成一股報效祖國的影響。
媒體記者們之中,也不免華國的記者朋友們。
當人他們聽到陳舟的最終答案時,簡直不要太興奮!
有這樣一位年輕且天資卓越的人才,立志於改變華國學術界的氛圍。
那華國學術界的未來,可期!
好不容易從記者們的包圍中逃脫,陳舟忙不迭的讓克羅斯開車,帶著陳建國、張紅英,還有楊依依,開始了計劃中的遊覽。
和陳舟所預料的一樣,當華國的媒體們,開始報道他在今天接受採訪時,所說的話之後。
華國所有的人,都沸騰了。
帶著諾獎回國的人,或許有。
但像陳舟這樣,留學完,就帶著諾獎回國的21歲的科學家,卻是僅此一位。
這不是魄力的問題,這是多種因素的交叉。
在佩服陳舟的同時,華國的所有人,也開始期待起華國學術界的未來。
有陳舟這樣一位領袖一樣的科學家,華國學術界的未來,絕不至於像現在這樣烏煙瘴氣。
一直以來,處於被動地位的華國學術界,說不定就要改變了。
“好!好!好!不愧是我華國青年人才的旗幟!陳舟這孩子,值得培養!”
政務院裡,李振邦彙報完這個訊息之後,老領導連說了三聲好!
隨即,老領導吩咐道:“烏煙瘴氣的輿論,也是時候改變了!尸位素餐的人,也是時候清理了!”
李振邦聞言,立馬錶示道:“老領導放心,在我來之前,就已經開始了相關的行動!咱們的學術界,也是時候迎來一片新的氛圍了!”
老領導微微點頭:“我想,那些SLAC的前研究人員,也是陳舟一早溝通好的!像陳舟這樣為國著想的人才,咱們必須大力支援!”
李振邦說道:“老領導,您就放心吧!先前來咱們華國的研究人員,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!像付海天這樣的人,蹦躂不了咯!”
在李振邦彙報這個訊息的時候,付海天的辦公室裡。
王凱和張海峰十分沮喪的跟付海天彙報著這件事。
不得不說,當陳舟主動在媒體面前,說出自己未來的歸屬是華國時。
他們就已經滿盤皆輸了。
這樣一位帶著諾獎回國的科學家,不是他們能比的。
縱使他們身後的人,想要保他們,也是無能為力的。
他們只希望,國家部門不要這麼快上門,好讓他們能夠有時間做一些準備。
但事與願違的是,此時付海天辦公室的門,便被敲響了。
來者不是別人,正是李振邦安排的科技部門的人員!
一位諾獎得主,遠不是他們這些尸位素餐的人,可以比擬的。
等待他們的,只能是審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