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著最後膠球實驗領導經驗的陳舟,對於每位研究人員的特點,多少還是知道一些的。
因此,在介紹這些研究人員時,陳舟一一放大了對方的優點。
他這麼做的原因,一方面自然是給楊院長介紹。
另一方面,就是說給燕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的領導們聽的了。
人反正是帶來了這麼多,能留下多少,就看你們自己的了。
當然,最重要的是,這些領導們真的能夠聽明白他的意思。
一天的學術交流活動結束後,楊院長單獨又找到了陳舟。
酒店裡,陳舟的房間。
陳舟有些奇怪地看著楊院長:“那個,我知道,我上次是說了畢業之後,再考慮,不過,我也有自己的計劃……”
楊院長緊盯著陳舟:“跟著弗裡德曼教授的學術交流?”
“嗯……是這個計劃……”陳舟用力地點著腦袋。
楊院長微微皺眉,有些急切地說道:“你知道我說的不是這個,我是問你學術交流之後的計劃,你會去哪?!”
陳舟抬起頭,看了楊院長一眼。
他感覺到一絲不太對勁。
和上次發現膠球,在SLAC的報告會時相比,他感覺楊院長明顯變得很著急。
注意到陳舟的目光,楊院長也發現了自己語氣的急切。
可是,現在的他,不急不行啊。
華國內外,都盯著呢!
陳舟或許沒感受到,可一旦他結束了這裡的學術交流,還沒有確定自己的去向。
那華國國內的流言蜚語,必然會大面積的冒出來。
這可不是他瞎猜瞎想的。
而是他自己聽見的。
就在燕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這裡,聽見的!
“楊院長,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?”
陳舟問出這句話的時候,不知怎的,就想到了這裡研究人員看自己的眼神。
他雖然沒有當面聽見過什麼,但是有些人眼底的東西,卻是藏不住的。
楊院長從陳舟身上移開目光,面對這個問題,他不知道該怎麼說。
從始至終,不管是他,還是當初特意安排的吳西平和張中原,亦或者是與陳舟在一起研究過的彭佳、林孝恩和馬梓豪。
所有人都相信陳舟,肯定會遵守自己所說過的話,回到華國。
只不過,陳舟回來的時間點,他們也不知道會是什麼時候。
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,不會像以前的學者,到年老時才回到祖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