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舟的思緒也漸漸由眼前的質子同步加速器,跑到了更遠的地方。
高能物理對撞機的加工精度,往往是比航天航空領域的產品要求還要高。
對撞機要達到高效能,必須精確控制束流。
這對加速器設計和裝置製造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,並要求在執行過程保持長期的穩定性。
在加速器內粒子對撞時,要實現六維精確控制,在橫向位置精度達到微米級。
大概也就是一根髮絲的幾十分之一的精度級。
在縱向時間控制精度,則需要達到皮秒級。
也就是萬億分之一秒。
在這裡面,就不僅是高能物理一個領域了。
或者應該說,高能物理領域的研究,需要其它學科領域的配合。
除了對撞機本身,在對撞機實驗中,也是跨越多個學科的。
這一點,不管是CERN,還是以前的SLAC,亦或者其它的對撞機實驗室,都是如此。
就拿華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燕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Ⅱ來說。
BEPCⅡ“一機兩用”,成為華國眾多學科的同步輻射大型公共實驗平臺。
也因此,燕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還有一個名字,叫燕京同步輻射實驗室。
其不但長期為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多個研究所,提供高精度探測器標定,完成了大量X光探測元件的精密標定。
也為華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某型號飛機發動機葉片驗收標準的制定,提供了關鍵資料。
想到這的陳舟,腦海裡突然冒出來一個曾經在網上跳出的新聞。
那還是他喜歡上網,熱愛遊戲的歲月了。
因為好奇,點進去看了一眼。
卻沒想到,如今的自己,居然能夠站在更深的角度,去重新看這一新聞。
那則新聞,也是關於燕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。
說的是滬市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血液學研究所的研究組,利用燕京同步輻射1W1BXAFS技術和定量擬合計算,揭示了癌蛋白PMLRAR是砷劑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APL的直接藥物靶點。
這是醫學科學的例子。
想到這個新聞的陳舟,面色不禁有些古怪。
他的腦海裡蹦出了一個奇怪的想法。
如果從粒子加速器入手醫學科學的話,也不知道是否可行?
也不知道,這算不算直接繞過了生物學這一學科?
微微搖了搖頭,陳舟將自己的想法收了起來。
陳舟就覺得,粒子加速器是和航空航天領域一樣,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。
在這裡,你不僅僅能夠窺視到微觀粒子的世界。
你還能欣賞到多學科的交叉藝術……
不過,陳舟並沒有注意到的是。
米徹·約翰斯通在他露出奇怪的表情後,就又多看了他兩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