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則訊息是關於最終實驗論文的,投稿的情況,作者情況,以及電子版的論文。
因為已經完成了投稿工作,並且是在SLAC這樣的官網上,所以也不用擔心有人能打這篇論文的主意。
一時間,SLAC的官網訪問量,暴增了數倍。
而這篇論文的下載量,更是高的嚇人。
由此也足以看出,物理學界等待的有多麼焦急。
從這則訊息裡,整個物理學界,整個學術圈,所有關注這件事的人,也都確認了一件事。
那就是,SLAC的膠球實驗,的的確確是陳舟所主導的。
因為,SLAC公佈的作者資訊中,第一作者赫然便是陳舟的名字。
雖然有人從剛刊登沒多久的論文,就已經猜到了這一情況。
也有人早就十分篤定地認為,是陳舟的原因,SLAC才發現的膠球。
同樣有人認為,陳舟的那篇論文只是一個影子,真正主導這次膠球實驗的人,還是弗裡德曼。
但現在,所有人都確定了,就是陳舟!
這個年輕的數學家,主導了膠球被發現的實驗!
這個年輕的數學家,很有可能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!
一時間,不管是國內的各大研究機構,還是國外的,諸如CERN之類的實驗室,都開始頻繁的登上媒體的報道。
而報道的原因,只有一個。
就是為陳舟做陪襯。
尤其是CERN。
他們被問到的問題,極為深刻。
“為什麼擁有全世界最好對撞機的你們,卻沒有發現膠球?”
對此,CERN方面只能官方的肯定陳舟的研究,並且表示科研是有不確定性的云云。
陳舟自然也看到了相關的報道。
在SLAC公佈訊息之後,他的手機就徹底響個不停了。
先前倒還好,只有打聽訊息的。
現在嘛……
對於CERN的這條新聞,陳舟看到時,只是笑著跟克羅斯說了句:“能夠從CERN的嘴裡,搶下膠球,倒也不算太難。”
而克羅斯,只是無語的看了陳舟一眼。
此外,SLAC公佈的另一則訊息,則是關於物理學家大會的。
他們決定藉此機會,舉辦一次今年的物理學家大會。
一方面為對撞機實驗室的關停,來一次完美的閉幕。
另一方面,就是為了膠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