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羅斯並沒有跟陳舟打啞謎。
他一開口? 便把那股沮喪和無奈的情緒全調動了起來。
從頭到尾? 一五一十的把SLAC所發生的事情? 全部講述了一遍。
但是,對於他和弗裡德曼商議的最後的計劃,他卻並沒有說。
因為這件事,還是弗裡德曼來說比較好。
他們也還需要陳舟來做最後的決定。
聽完克羅斯的話,陳舟不免有些唏噓。
SLAC所取得的輝煌成就,是整個物理學界,尤其是粒子物理學界,永遠也無法忽視的。
但是,就算是取得了這些成就的SLAC,也無法避免被歷史所淘汰的命運。
雖然說SLAC還會繼續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,但它在接受命運安排的時候,就永遠也不是那個發現粲夸克,發現τ輕子的SLAC了。
不過,這就是歷史的車輪,在向前的過程中,必不可少的過程。
就像任何一臺儀器一樣。
既然有它的使用壽命,那就必然有壽終正寢的一天。
在CERN出現的時候,SLAC就應該預料到了自己的命運。
而這一天,也終於要到來了。
陳舟緩緩抬頭看了眼弗裡德曼,他開門看到這位老人時,是真的沒有發現這位老人的異樣的。
但是,當克羅斯說完後,陳舟再看這位老人。
卻不知道為什麼,他總覺得這位老人身上,多了一層厚重感。
弗裡德曼也在看著陳舟。
當兩人的目光相觸時,弗裡德曼輕聲說道:“SLAC的最後時間是在3月底,在此之前,我想拜託你一件事。”
陳舟聞言愣了一下,但隨即便猜到了弗裡德曼的想法。
“您的意思是,再準備一次膠球的實驗?”
弗裡德曼鄭重的點了點頭:“我想以此作為SLAC最後的謝幕禮。”
陳舟不確定的問道:“那時間上,來得及嗎?”
弗裡德曼解釋道:“現在是1月初,我們必須在3月初,最晚3月中旬,開啟實驗裝置。也就是說,我們有2個月的準備時間。”
“在此期間,我會親自到SLAC,親自負責最後一次實驗計劃的準備工作。克羅斯也會和我一起去。”
說到這,弗裡德曼雙眼緊盯著陳舟,語氣中竟多出了一絲拜託的意味。
“但是,我們的準備的工作,都是建立在你的論文之上的。你在實驗技術上面的創新,我們必須要經過消化之後,才能精準的運用到實際的實驗中。所以……”
弗裡德曼說著,便把手中那本略顯潦草的列印稿遞給了陳舟。
這上面的內容,需要陳舟在自己的論文中消化並完善。
“所以,你必須抓緊時間,把你的論文最終版完成!”
陳舟接過這本列印稿後,心情頗有些複雜。
他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今天這一步。
他也沒想到,自己的課題論文,會成為SLAC粒子加速器的絕唱。
他更不會想到,弗裡德曼教授這樣的諾獎級大佬,這樣的物理學大牛,最後會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。
如果一切順利的話,膠球的發現,可能會給SLAC一個體面的“退休”儀式。
如果>>
不順利,或者說再次一無所獲的話。
那留給外界的言論,可能就是諾獎大佬輕信學生言論,最後竟然異想天開,用學生的論文,企圖尋找多年未果的膠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