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及屬於正比計數器變型的多絲室和漂移室,還有其他諸如半導體探測器、閃爍計數器、切侖科夫計數器、穿越輻射計數器、電磁量能器……”
“氣體電離探測器的結構基本相似,一般都是具有兩個電極的圓筒狀容器,充有某種氣體,電極間加電壓……”
“差別也就是工作電壓範圍不同,電離室工作電壓較低,直接收集射線在氣體中原始產生的離子對……”
“不過,電離室的輸出脈衝幅度較小,上升時間較快,可用於輻射劑量測量和能譜的測量……”
想到這,陳舟嘀咕了一聲:“結構,解構?”
隨即,他便開始在草稿紙上解構氣體電離探測器。
面對這種突然冒出來的想法,陳舟自然是不會放過的。
所有在梳理過程中,尋找那可能靈感的過程中,所冒出來的想法。
他都不會放過!
在解構完電離室之後,陳舟又仔細看了一眼草稿紙上的內容。
才開始對同是氣體電離探測器的正比計數器和蓋革計數器進行解構。
“相比之下,正比計數器的工作電壓較高,能使在電場中高速運動的原始離子產生更多的離子對,在電極上收集到比原始離子對要多得多的離子對,也就是氣體放大作用。”
“……從而得到較高的輸出脈衝,脈衝幅度正比於入射粒子損失的能量,適於作能譜測量。”
“而蓋革計數器,又稱蓋革彌勒計數器或GM計數器,它的工作電壓更高,出現多次電離過程。”
“……因此輸出脈衝的幅度很高,已不再正比於原始電離的離子對數,可以不經放大直接被記錄。”
“……它只能測量粒子數目而不能測量能量,完成一次脈衝計數的時間較長……”
在陳舟全神貫注投入在自己的“解構”研究中時,楊依依還特意歪頭看了他一眼。
看了大概有10秒鐘。
隨後,楊依依便開始想著,今天給陳舟帶什麼外賣了。
因為從陳舟的狀態來看,大概後面會是持續的爆肝研究。
不得不說,解構的工作,並不好做。
相比於先前的那次梳理,這次花的時間,可能要翻倍。
甚至還不止……
但是,時間這種東西,不在於多少,而在於你如何去使用。
把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,就是最好的享受時間的方式。
在氣體電離探測器的解構工作完成後,陳舟開始對多絲室和漂移室進行解構。
既然是正比計數器的變型,那這兩個東西肯定是比正比計數器更加強大的。
原因很簡單。
如果正比計數器夠用的話,那還搞出多絲室和漂移室幹嘛?
事實也確實如此,多絲室和漂移室既有計數功能,還可以分辨帶電粒子經過的區域。
而且多絲室和漂移室之間,也有著遞進的關係。
多絲室有許多平行的電極絲,處於正比計數器的工作狀態。
每一根絲及其鄰近空間相當於一個探測器,後面與一個記錄儀器連線。
因此只有當被探測的粒子進入該絲鄰近的空間,與此相關的記錄儀器才記錄一次事件。
為了減少電極絲的數目,可從測量離子漂移到絲的時間來確定離子產生的部位,這就要有另一探測器,給出一起始訊號,並大致規定了事件發生的部位。
根據這種原理製成的計數裝置稱為漂移室。
它具有更好的位置解析度,可達到50μm的程度。
只不過多絲室和漂移室的遞進效率,並不算高。
漂移室所允許的計數率,並不如多絲室高。
書桌前的陳舟,一刻不停的,用手中的筆,書寫著腦海裡的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