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也離自己的千萬富翁的小目標,再次近了一步。
至於這個小目標,還是從陳舟第一次獲得百萬獎金時,定下來的。
那會陳舟就在想,能不能在上學期間,達成千萬富翁的成就。
為此,他也一直在朝著千萬富翁的目標進發。
陳舟和楊依依兩人,一直閒逛到下午兩點,才再次返回AMS的總部。
下午的學術交流講座,也已經開始了。
剛好陳舟和楊依依各自感興趣的講座,從時間上是岔開的。
所以他們倆可以一起去聽這兩場講座。
陳舟感興趣的正是這次的陪跑者之一,來自牛津大學,證明了DuffinSchaeffer猜想的,詹姆斯·梅納德教授的講座。
這同樣是數論界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。
如果不是陳舟的出現,他可能會更早的獲得屬於他的榮譽。
陳舟之所以來聽這場講座,也是抱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。
誰也說不好,數論領域裡的其它的分支,是否能夠幫助解決哥德巴赫猜想這一難題。
報告廳裡,梅納德早就注意到了陳舟的身影。
對於今天最受矚目的人,會出現在這裡,梅納德還是有些驚異的。
無論如何,柯爾獎畢竟是一份很大的榮譽,他還以為陳舟多少會迷醉在這份榮譽中一會的。
卻沒想到,這位努力的天才,下午就來聽講座,給自己充電了。
這份絲毫沒有浮躁的心境,令倫納德的佩服之意,更深了一層。
而此時正拿著草稿紙,邊聽邊做筆記的陳舟,是壓根沒意識到這點的。
他的想法,也不過是想從其他方向找找靈感罷了。
誰能想到,會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?
以至於講座結束時,倫納德主動找到陳舟,對陳舟表達自己的祝賀之意,並且順帶著表示陳舟不愧是值得尊敬的對手時。
陳舟還是有點懵逼的。
只能禮貌性的表示謝謝,再商業互吹般的表示,這場報告會真的很精彩,尤其是某某某,令人獲益匪淺。
當然,這些話聽在周圍的年輕學者耳中,就不一樣了。
他們只覺得現在的數學大佬真是謙虛,連報告會里這麼難懂的知識都能記住,還能當面誇讚對方。
只能說,真的是一點架子都沒有。
畢竟,陳舟和倫納德,一位是柯爾獎的候選人,一位是實打實的柯爾獎得主。
算得上是被認可的真正的數學界大佬了。
和倫納德分開後,陳舟就陪著楊依依去聽另外一場講座了。
雖說AMS舉辦這次的學術交流會議,有一半是為了進行柯爾獎的頒獎。
來的也大多是對數論領域感興趣,或者本身是數學大牛的人。
但是,並不代表這場學術交流會議,就是數論交流會議。
所以,還是有不少其他研究領域的數學家來開報告會的。
而楊依依感興趣,便是一位來自俄羅斯的數學家,所作的關於拓撲學理論的研究報告。
楊依依既然選擇了來聽這場講座,自然就做好了充足的準備。
她帶的可是正兒八經的筆記本,認認真真的記著筆記。
而不像陳舟,手裡永遠只有草稿紙。
楊依依有時候也會納悶,為什麼陳舟只喜歡在草稿紙上做筆記,難道不會丟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