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了片刻,AMS的主席邁克萊恩,舉手示意臺下安靜。
“我們已經讓我們的獲獎者等了有一會了,下面就正式給我們的獲獎者進行頒獎。”
說完,邁克萊恩轉過身,笑著對陳舟說道:“恭喜你,年輕人!希望你以後,可以做出更多更傑出的成果!”
“我相信柯爾獎只是你的開始,未來更廣闊的數學世界,才是你的終點!”
笑著從邁克萊恩手中接過獎牌和支票,陳舟禮貌的說道:“謝謝您的鼓勵,我會繼續努力的。”
邁克萊恩微微後退了一步,讓出話筒,做了個請的手勢:“先發表一下你的獲獎感言吧。”
陳舟倒也沒謙讓,畢竟自己都跟陶哲軒說了,這次沒有報告會,只有獲獎感言。
總不能讓他最後聽不成報告會,連獲獎感言也沒聽到吧?
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,陳舟緩緩說道:“這是我所獲得的第一個數學獎,這也是我在三年前,所不敢想象的……”
隨著陳舟的娓娓道來,臺下的眾人,也終於第一次深入瞭解到了,這位數學界閃耀新星的過往經歷。
雖然總共不過三年多的時間,但在陳舟的講述中,卻又有著一種異樣的感染力。
“所以,數學可能是天才的世界,但更多的,還是願意努力者的天堂!”
隨著陳舟的話音落下,緊接著的,便是雷鳴般的掌聲。
臺下坐著的亨利·達蒙教授和詹姆斯·梅納德教授兩人,在聽到陳舟的獲獎感言後,心中有無奈,也有佩服。
他們問自己,是否懈怠過?
答案是,或許有吧,卻也不多。
可是,在陳舟這樣一個“學痴”面前。
他們的不多,卻也就是懈怠了。
雖然他們倆並不是很贊同陳舟最後的那句話。
但是作為勝利者常用的鼓勵宣言,卻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。
單從陳舟自己的經歷來看,他的努力確實佔了很大一部分的因素。
而且,短短三年多的時間,就能從一位高考失敗者,一躍成為史上最年輕的柯爾獎得主。
這其中的努力和付出,也不可能只是靠天賦決定的。
所以,他們很是佩服陳舟。
至於為什麼感到無奈?
則是因為,陳舟不僅僅有努力,還有天賦。
更重要的是,他兌現了自己的天賦。
而且是以極快的成長速度兌現的。
從冰雹猜想到傑波夫猜想,他的進步,簡直恐怖!
尤其是分佈解構法這一新的數學工具,更是被數學界的諸多大佬譽為“解析數論的機會”。
說到底,他們只是敗在了這一年時間,成長起來的陳舟手上。
所以,他們真的是很無奈的感覺。
和這兩位陪跑選手不同的是,其他人對於陳舟的故事,就有著不一樣的看法了。
而且陳舟最後的鼓勵話語,也令他們感到很是振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