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就是AdsCFT對應。
作為一個特例,共形規範理論下的膠球算符,是定義在Ads邊界條件上的。
它與弦膨脹場對應。
這也是另外一種關於膠球質量計算的理論方法。
花了大概兩個小時不到的時間,陳舟用AdsQCD的方法,得到了不同粒子的量子數狀態下的膠球質量。
把匯總了膠球質量的草稿紙,單獨拿出來,和先前的匯總紙張堆疊在一起。
陳舟按照計劃,開始對下一種理論方法,進行研究。
時間始終在向前走著,陳舟也始終在追著時間的腳步。
“QCD求和規則,是目前粒子物理學界發展出來,能從量子色動力學第一原理出發,進行這樣計算的為數不多的理論之一……”
陳舟看著草稿紙上的內容,微微有些感慨。
雖然對於膠球的尋找,已經持續了數十年。
理論的發展,也遠遠高於實驗的觀測。
但是,這其中的理論,卻還是挺侷限的。
QCD求和規則,最早是由三位俄羅斯理論物理學家Shifman、Vainshtein和Zakharov提出的。
所以,這種方法,也被稱為SVZ求和規則。
它將強子質量、衰變常數、中子磁矩等強子特徵引數,同若干QCD真空引數,也就是膠子和夸克的凝聚,聯絡了起來。
SVZ求和規則,在QCD理論和強子譜之間,建立起了一座橋樑。
這是非常成功的一座橋樑。
它可以用來近似計算基態強子的諸多性質。
想到這三位物理學家,陳舟就想到了那篇討論K介子衰變的論文。
那是三人在前蘇聯的專業物理學期刊JETPLetters上發表的論文。
第一次計算了奇異夸克,所進行的單圈衰變過程。
&nan教授還曾經把相應的費曼圖,簡化了一下。
至於簡化後的圖,就是粒子物理學中著名的“企鵝圖”了。
陳舟順手就在草稿紙上空餘的地方,畫出了這個著名的企鵝圖。
陳舟微微一笑,收回發散出去的思緒,重新回到眼前的QCD求和規則。
QCD求和規則中的“QCD”,是指基於OPE的QCD理論計算。
“求和規則”是指對具有相同量子數和夸克成分的強子的求和。
兩者透過色散積分這一數學工具,而建立等式,稱為主方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