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,陳舟和弗裡德曼一起,準備返回麻省理工。
麥錫森和科伊爾,則是留在SLAC這邊。
他們還需要把弗裡德曼安排的任務,全部完成後,才能返回麻省理工。
當然,這對於他們來說,也是極好的鍛鍊機會。
畢竟,這可是SLAC,是米國的國家加速器實驗室。
只不過,凡事就怕比較。
因為第二天一大早,麥錫森和科伊爾就得趕往實驗室。
所以,在昨晚的時候,他倆就來陳舟房間,跟陳舟道別了。
當然,他倆的時間,是在前臺小姐姐走了之後。
只不過,道別的時候,這兩人問的最多的,還是弗裡德曼和陳舟說了什麼。
陳舟倒也沒瞞著這兩人,簡單的講述了一遍,他跟著弗裡德曼去灣區海邊的事。
另外,就是弗裡德曼安排他和克羅斯一起處理資料這回事。
麥錫森和科伊爾,當聽到陳舟說完時,兩人不由自主的就對視了一眼。
兩人也都從對方眼中,看到了果然如此的意思。
在研討會結束,麥錫森和科伊爾就在討論。
弗裡德曼教授,是沒有理由,把陳舟帶過來,反而不安排實驗任務的。
於是,兩人就猜測,弗裡德曼估計會單獨給陳舟安排任務。
這下好了,一切的猜測,都是意料之中。
麥錫森和科伊爾看陳舟的眼神都變了。
他們很是羨慕吶!
他們跟著弗裡德曼教授這麼長時間了,也沒受到這種待遇過。
反倒是陳舟這個新來的,剛來就如此被弗裡德曼看重。
所以,人與人的落差,往往就在此。
當身邊的人,都差不多時,是看不出差距的。
可一旦有人打破了這個平衡,那落差來的,簡直就是垂直打擊。
而陳舟,就是來打破平衡的人。
對此,麥錫森和科伊爾除了羨慕之外,自然也有一絲不服氣。
至於為什麼是一絲?
主要還是因為,在看完陳舟的那兩篇的論文之後,他們還是佩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