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都與腦海裡的印象,一一對應著。
所謂的正負電子對撞機,就是一個使正負電子產生對撞的裝置。
它將各種粒子,像是質子、電子之類的,加速到極高的能量。
然後,使粒子轟擊固定靶。
透過研究高能粒子與靶中粒子碰撞時,產生的各種反應,研究其反應的性質。
諸如發現新粒子,觀察到新現象等。
說起來,自然界中,也存在著正負電子對撞機制。
在墜落的隕石中,就存在。
這也是科學發現自然,自然驗證科學的一個例子。
至於對撞機誕生的想法,則是基於交通事故。
一起交通事故中的一輛汽車,撞到一輛停在路邊的汽車上。
撞車的能量,很大一部分要消耗到“使停在路邊的汽車向前衝”上,碰撞的威力就不夠大。
基於此,如果使兩輛相向開行的高速汽車,對頭相撞,碰撞的威力就會大許多倍。
不得不說,科學也來源於生活。
臨近上午11點時,所有的工作人員全部回到了控制室。
大家都神情緊張的看著即將按下發射按鈕的弗裡德曼。
這次的實驗,SLAC準備了很長時間。
這也是一次意義重大的實驗。
如果能夠成功發現“膠球”,那SLAC必將重回粒子物理學界的前列。
縱使被CERN拉開不少,但至少會提供追趕的勇氣。
隨著倒計時的結束,弗裡德曼緩緩按下發生裝置的按鈕。
實驗,正是開始!
所有人的目光,也從弗裡德曼的身上,轉移到了控制檯上。
這裡,將會把實驗裝置裡的現象、實驗資料,傳送回來。
陳舟也是一樣,這可能就是見證歷史的一刻。
雖然這希望,只有微弱的一點。
目前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,已經告訴了人們。
世界上的基本粒子,可以分為三大類,也就是夸克、輕子和傳遞相互作用的媒介子。
而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,就是眾所周知的,電磁相互作用、弱相互作用、強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。
引力雖然在宏觀世界中,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但在微觀世界裡,引力的效應非常微弱。
在傳遞相互作用的媒介子中,根據弱電統一理論,藉助SU(2XU(1定域規範對稱性自發破缺的Higgs機制。
使破缺的對稱性對應的三個規範玻色子獲得了很大的質量,它們成為傳遞短程弱相互作用的中間玻色子W±,Z??。
而剩餘的對稱性對應的玻色子是無質量的光子,傳遞電磁相互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