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不是陳舟不喜歡熱鬧。
就像在燕大,和趙琦琦他們住著四人間。
陳舟也是很喜歡那種氛圍的。
沒事,還能和趙琦琦他們聊聊天,打打屁。
偶爾,還能裝裝逼。
不對,還能幫他們指導一下數學問題,友好督促一下同學的學習。
但在異國他鄉,陳舟還是喜歡清靜一點。
畢竟,你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樣的舍友。
尤其是國外學生特別鍾愛舉辦party。
萬一自己在房間研究數學問題時,房間外面在辦party怎麼辦?
自己是禮貌去參加一下呢,還是戴上耳機,隔絕影響?
所以說,單人間最好。
一路走來,陳舟也對麻省理工的校園,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。
所謂的建築風格,也不再侷限於新古典主義了。
據茱莉亞和瑪麗,這兩位學姐的介紹。
麻省理工的校園裡,從新古典主義到現代主義,再到野獸主義和解構主義。
各個流派風格的建築,這裡都有。
在麻省理工校園的各種標誌性建築中,也有不少頂級建築師所設計的建築。
比如阿爾瓦·阿爾託、弗蘭克·蓋裡、斯蒂文·霍爾,等等等等。
當然,許多建築不僅僅有外在的特色。
在內觀上,也很引入注目,擁有著最先進的設施,去支援著學院在多個學科上的持續研究工作。
就像風洞、直線加速器、機器人測試實驗室,以及即將修建的,那佔地20萬平方英尺的奈米技術和高階成像中心。
至於眼前的這棟Edgerton House公寓樓,則並沒有什麼特殊的。
至少在陳舟眼裡是這樣。
外牆都是紅磚樣式,看起來,似乎有點“舊”?
而且,這棟公寓樓,算是在麻省理工的中間位置。
西北、東北、東南,都是街道。
鄰近的是學院的等離子體科學與聚變研究中心。
這倒是省去了以後去實驗室的時間?
陳舟只想到了這一點。
除此之外,就是Edgerton House有一個大院子。
立馬有三棵樹和兩顆草坪。
反正外觀,給陳舟的感覺,也就是這樣了。
回頭看著劉茂聲等人,陳舟笑著邀請到:“走吧,師兄師姐們,去坐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