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因此,有些網友開始猜測,陶哲軒難道是經不住打擊,就此沉淪了?
陶哲軒自然沒有看到這些評論。
要不然,他早坐不住了。
現在的他,此刻正和張億唐在一起。
從張億唐乘坐飛機過來,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找到陶哲軒後。
兩人就開始了閉關。
在張億唐看來,輸是輸了,但那都是小事。
在他眼裡,只有真正解決孿生素數猜想,才是最大最重要的事。
陶哲軒的心態,也是在見到張億唐後,才徹底轉變的。
他被張億唐那種純粹的學術心,所感染了。
先前電話裡的通話是一回事,但真正見面,他才發現,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。
自然的,被孿生素數猜想拖住的陶哲軒,分不出半點神來看這段時間的網上評論。
但是,陳舟的論文,陶哲軒卻一直在關注的。
“張教授,這是我剛列印的論文。”陶哲軒手中拿著一沓還散發著油墨香的紙張。
張億唐聞言,微微抬頭看了陶哲軒一眼:“是陳舟的那篇論文?”
陶哲軒點點頭:“是那篇,馬上要在《數學年刊》發表了。”
張億唐的表情沒有絲毫變化,低頭繼續研究著自己的問題。
陶哲軒看了他一眼,輕嘆了口氣,緩緩說道:“我們一直試圖完善的分佈解構法,他已經完成了。”
聽到這句話,張億唐拿著筆的手微微頓了一下。
他和陶哲軒說的那個新想法,就是基於陳舟的分佈結構法的。
但是,他們倆也被分佈解構法限制住了。
遲遲未在這個新方法上取得突破。
卻沒想到,陳舟自己反倒又完善了自己的方法。
陶哲軒把列印的論文遞過去:“你先看看,我覺得,這大概就是我們所需要的。”
張億唐放下筆,接過列印的論文,便開始看了起來。
陶哲軒看了看這位寡言少語的老人,也不再多說什麼,走回自己的位置,埋首繼續自己的研究。
陳舟的論文,他已經完完整整的看過一遍了。
對於裡面再次被完善的分佈解構法,他有著和陳舟,和德利涅等人一樣的感覺。
這是一個具有著無限潛力的方法。
可能不僅僅侷限於數論的領域,在許多新的數學領域,都有著大放異彩的可能。
他不知道陳舟是怎麼搞出來這樣一個方法的。
但就目前來看,陳舟是個真正的數學天才。
至少,陳舟在數學上的天賦,不會比他差。
時間滴答滴答的走過,陶哲軒再一次抬頭看向張億唐時,他發現對方的表情已經變得異常精彩。
張億唐忍不住為陳舟的想法拍案叫絕,這小子,太出乎意料了。
忽的,張億唐抬起頭看向陶哲軒:“陶教授,你說的對,這就是我們一直所需要的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