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院長剛到就聽到了幾人的對話。
和林孝恩等人不同,對於楊依依的研究,楊院長是知道的。
因為楊依依最後完成的論文初稿,還是楊院長幫忙稽核的。
此外,楊院長還幫楊依依借過實驗室。
當楊院長把前前後後的事情說了一遍後,林孝恩等人才恍然大悟。
但旋即林孝恩忍不住說道:“學妹啊,我以前以為就陳舟這一個妖孽,沒想到還有你這個藏起來的!”
馬梓豪同樣說道:“我反正是大寫的服,我現在終於徹底理解燕大學生的水深火熱了……”
彭佳笑著稱讚道:“依依,你一開始在實驗室待的那段時間,就已經有想法了吧?真的很厲害,很棒!”
楊依依面帶微笑的說道:“一開始接觸我們這個課題時,就有了一些模糊的想法,後來就慢慢清晰了。我也很感謝學姐你們的幫助和照顧。”
聽到楊依依的話,彭佳等人只是笑了笑。
楊依依的兩篇SCI和他們這個課題的關係,不能說完全沒有,但微乎其微。
楊依依的兩篇SCI,一篇是關於“低強度週期量級脈衝驅動排列分子的非次序雙電離”的。
簡單來說,就是研究電子對的,搞清楚其中的關聯特性。
另一篇是關於“高能質子束在鐳射等離子體中傳輸的粒子模擬”。
對於這個課題的研究,楊依依主要還是從陳舟那獲得的靈感。
透過數值模擬的方法,完成了這個課題。
或者說,是計算物理學的方法。
和陳舟習慣性的研究,有區別的地方在於,陳舟基本上是在草稿紙上完成的計算,很少藉助計算機。
所以彭佳等人並不覺得自己,有什麼值得楊依依感謝的。
這完全就是楊依依的個人實力。
倒是陳舟聽到這番對話後,默默在心裡理清了楊依依的研究脈絡。
他沒想到楊依依一開始留在實驗室時,就已經有了想法,並且在那時就開始做著準備。
想到這,陳舟微微偏頭,看著楊依依。
楊依依恰好也在看著他。
“好了,閒聊的話,回頭再說,我們進實驗區吧。”楊院長看了眼時間,朗聲說道。
“好的,院長(主任)。”
眾人齊聲應是。
說起來,這個課題的時間是有夠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