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關於脈衝磁場的發生模組,考慮到實驗裝置本身的話……”
陳舟找到一個下載好的文獻,開啟,仔細翻閱。
【亥姆霍茲線圈的磁場與供電電流具有良好的線性關係,可以根據需要控制供電電流來調節真空腔內磁場的大小。】
【以其中心場強作為磁場強度,中心平行磁場強度為:B0=(4/5)^2/3μ0NR≈0.7155μ0NI/R……】
【……模組工作時向亥姆霍茲線圈中通電,在真空腔內部產生較穩定的勻強磁場,為陽極潘寧放電做準備。】
【……】
文獻翻完,陳舟看了一眼草稿紙上自己記錄的內容,又開啟了一篇文獻。
多重類比法,是陳舟現在最為擅長的研究方法。
也是對於擁有錯題集的陳舟而言,最為適合的方法。
可能有很多人想過,把需要實驗研究的東西,轉化為紙平化的內容。
透過理論計算和理論推導,來實現實驗研究。
但是,想要做到這一步的話,何其艱難?
可以說,幾乎無人能夠避免多步的實驗驗證。
好一點的話,可能實驗驗證的次數少一些。
要是方向走偏的話,可能就是多次的實驗驗證。
但對陳舟來說,他透過錯題集的方向糾正,研究過程的糾錯,完美的繞開了這一步。
基本上,實現了紙平化的實驗研究。
“潘寧陽極是放置在磁場線圈中心處的,其體心與亥姆霍茲線圈的體心,在同一軸線上……”
陳舟飛速的在草稿紙上畫出了陽極潘寧放電的電源電路原理圖。
雖說潘寧放電作為強脈衝離子束源裝置的主要工作形式,但其裝置整體結構簡單,總體設計思想與磁路相似。
做完陽極潘寧放電模組的研究內容後,陳舟瞥了眼手錶,開始收拾資料,關電腦。
不知不覺間,已經凌晨兩點多了。
等到陳舟洗漱完,爬上床時,手機亮了一下。
陳舟摸到手機,看了一眼,是楊依依發來的訊息。
“開心,這兩天是最後的研究階段了,我們先把晨跑取消吧。”
陳舟看著這條訊息,不知怎的,就想到了楊依依那比他還重的黑眼圈。
思索了一下,陳舟編輯到:
“好。最後的內容剩的也不多了,我們明天就多睡會吧,到時候我喊你起床。”
很快,楊依依回覆了訊息,一個“OK”的表情。
看到這個表情,陳舟笑了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