邱校長是誰?
燕大的校長,華國科學院的院士。
華國學術領域,真正的大佬級人物。
和邱校長相比,即使是她這樣專門跑新聞,特意盯著學術圈新聞的記者,也存在著嚴重的資訊不對稱。
她們只能猜測,但從邱校長口中說出來,那就八九不離十了。
想到這些,姚彤彤瞬間來了精神。
這可是一個絕對絕對的大新聞,只要寫好了,那年底獎金什麼的,還不是輕輕鬆鬆?
不過,姚彤彤也意識到一件事,這些對話,貌似不是自己可以聽的呀?
可是,她實在是不想錯過這樣收集資訊,收集素材的計劃。
姚彤彤遲疑著說道:“那個,邱校長,孫院長,我先出去一下,等你們聊好了,我再回來?”
邱校長看了姚彤彤一眼,笑著擺了擺手:“姚記者,你不用出去,只要別把我原話寫在報紙上就行了。而且,我相信用不了多久,這些內容,報紙上就該到處都是了。”
“謝謝邱校長。”姚彤彤感激的說道。
說完,她就默默的站在一邊,繼續當個隱形人。
這點覺悟,她還是有的。
不過,她大概也知道了邱校長把她留下來的原因。
陳舟看到姚彤彤的模樣,不由得覺得有些好笑。
收回目光,陳舟看向邱校長,邱校長也正看著他。
邱校長又說道:“陳舟啊,你也不用有壓力,我相信你是享受這種壓力的。”
陳舟一愣,旋即笑著道:“只要壓力別太大,就還行。”
聞言,邱校長和孫院長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。
末了,邱校長頗為感慨的說:“這些年,國內的科研環境,軟硬體其實並不比國外差,國際交流也漸成常態,但是仍有大批優秀人才流失。”
“以前,畢業的博士生總想著出國,因為大家都認為出國後,再回來才有更好的待遇和支援。而有些在國外發展的好的,甚至就不願意回國了。”
“現在有了‘萬人計劃’,也算是安定了一下浮躁的人心。而且你的入選,就是給了廣大的優秀人才一個目標。”
“大家都看到了,年齡、資歷都不是問題。只要你足夠優秀,就能入選國家的人才計劃。享受到和國外迴歸人才一樣的待遇。”
“是啊。”孫院長也有些感慨,“以前,即使專業表現優異,但也只能按部就班的評職稱、漲工資、申請經費。”
“但現在‘萬人計劃’的實施,給了一個新的平臺。不管是工作條件、事業平臺、生活待遇等方面,都和‘千人計劃’人才一樣,受到國家重點保障,享受同樣的待遇。”
聽到邱校長和孫院長的話,陳舟不由得想起了他解決冰雹猜想後的那次頒獎儀式上,那位記者的問題。
國家是在改變的,但需要給她時間。
邱校長和孫院長對視了一眼,兩人都從對方臉上看到了一絲欣慰的表情。
“對了,陳舟,等到青年拔尖人才的名單公示完,後續流程都走完,你就可以自己申請經費了。”孫院長提醒道。
“課題經費嗎?這個好像……”
陳舟本想說自己做的研究,好像也就一堆草稿紙,再加一堆筆芯就行了。
但聽得孫院長後續的話,陳舟立馬止住了自己的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