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揹包裡拿出了一沓嶄新的草稿紙,把已經空了筆芯換掉。
再次投入到眼前的世界之中。
這一次,再也沒有人打擾他。
他的腦海裡充斥著素數間隔問題的思考。
他的思緒整個的圍繞著克拉梅爾猜想在運轉。
透過和張億唐的討論,陳舟獲得了那一瞬間的靈感。
張億唐《素數間的有界距離》的論文,已經被他抽絲剝繭。
而這靈感的最終作用,體現在了分佈解構法上面。
素數的間隔問題,是一個大命題。
它包含了克拉梅爾猜想、孿生素數猜想、傑波夫猜想等等等等。
但求解這個命題的方法,總有那麼一點殊途同歸的味道。
陳舟的分佈解構法,本身就是從篩法、圓法以及一致分佈等,逐漸演變來的。
雖然也有走進思維死衚衕的時候,但好在陳舟最終都走了出來。
再加上錯題集的妙用,陳舟始終能夠保證自己的方向。
這種體驗,也是陳舟沒有想到的。
因為這種體驗來的太快,也太密集了。
可以說這是思維爆發的一次。
先前他證明冰雹猜想時經歷過,他發明分佈解構法,並完成克拉梅爾猜想的引申研究時,也經歷過。
但,這只不過是短短數月的時間。
從那天午飯後回到房間,陳舟就再也沒踏出過房門半步。
他把自己關在了這間酒店的房間。
他甚至忘記了時間,忘記了他還有個已經調整過一次的報告會。
就連吃飯都是孫院長特地安排酒店的侍者給他送來的。
否則,陳舟估計會被自己餓壞了。
而楊依依也因為陳舟只簡單說了一下,這幾天除了發訊息給他之外,完全沒有打擾陳舟。
兩人之間的默契早已形成。
時間被陳舟充分的利用起來,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研究中。
沉浸其中的陳舟就像一個迷失在沙漠裡的人,竭盡全力尋找著那模糊印象中的綠洲。
現在,透過對靈感的追尋,陳舟成功握住了這一閃即逝的光芒。
分佈解構法的運用被他再一次完善了。
克拉梅爾猜想的結果,也終於逼近到了最後一步。
但,也只是差著一步,他還未能完全證明克拉梅爾猜想。
終於,在習慣性的拿筆點了點草稿紙後,陳舟放下了筆。
或許,現在還不是揭開克拉梅爾猜想最後一層面紗的時間……
陳舟伸了個懶腰,長時間的坐立,令他的身體十分疲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