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30號,上午10點整。
燕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的核物理與核技術實驗室。
“強脈衝粒子束原理及應用”課題組第三次實驗,正式開始。
按照預先設定的實驗引數,實驗逐步進行。
從反饋的實驗資料來看,符合最佳化資料的預期,實驗的正在朝理想情況發展。
很快,實驗進行到最後一步。
隨著開關的閉合,發生器到傳輸線,再到二極體聯試的出束實驗,開始。
實驗能否達到理想狀態,就看實驗中陽極半球頭和鋁陽極支撐杆表面的情況了。
此刻,所有人都屏息凝神,等待實驗的最終結果。
陳舟注意到楊依依緊握著雙手,雙眼緊盯著控制檯上的螢幕。
陳舟悄悄的把自己的手伸了過去,握住楊依依的手,示意她不用緊張。
楊依依此刻確實非常緊張,這是以她個人提出的實驗最佳化,雖然是在陳舟處理的資料基礎上做了模擬計算,雖然最終是彭佳做的決定。
但是如果實驗的結果不如人意,那她會非常自責。
實驗開始的快,結束的也快。
就在大家圍著控制檯,在顯示屏上仔細檢視那最能體現實驗結果的證據時。
陳舟緩緩開口道:“實驗成功了,理想的實驗結果。”
彭佳扭頭看向陳舟:“你怎麼知道?”
林孝恩等人也是把目光投向陳舟,帶著疑惑的表情。
楊院長則若有所思的看著陳舟。
楊依依同樣疑惑的看著陳舟,雖然從反饋的影象上,暫時沒有看到被電子轟擊的痕跡,但還需要仔細檢查核實。
但隨即,楊依依想到了什麼,難道……
陳舟看了眾人一眼,指了指反饋的實驗資料,笑著說:“吶,這就是理想的實驗結果。”
聽到陳舟的話,楊依依暗道一聲:“果然,他已經從實驗資料上看到了結果……”
彭佳看著陳舟,不敢相信的問道:“這些還沒處理的實驗資料,你都能看出來結果?”
林孝恩和馬梓豪對視了一眼,俱是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難以置信。
陳舟雖然處理資料很快,很精確,也很嚴謹,但是這是原始資料啊,這怎麼可能看的出來實驗結果?
不止他們,整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,都是一臉的不敢相信。
不過,楊院長看著陳舟眼神,卻好似發現了寶藏一般,兩眼放光。
陳舟看了彭佳一眼,輕輕點了點頭:“處理了三次實驗資料,倒是有一點經驗了。”
頓了頓,陳舟又說道:“嗯……也有可能是我的經驗錯誤,你們再檢查核實一下有沒有電子轟擊的痕跡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