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沈靖內心發出萬般感慨的時候,陳舟回來了。
還帶著一個瘦高個,戴眼鏡的男生。
“學長,我來介紹一下。”陳舟指了指身旁的男生,介紹道,“這是我高中同桌張一凡,華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的,被我喊來幫忙了。”
說完,陳舟又指了指沈靖:“這是這次和我一起來廬州參加課題的沈靖學長,和我一樣,燕大數學系的。”
“你好。”張一凡和沈靖互相問了聲好。
“一凡,你來這邊。”陳舟把椅子搬好,放在桌子邊,然後說道,“你下午下載的文獻資料,去掉前面的47篇,後面的那些文獻裡具體的工藝資料,就靠你幫我整理了。”
“沒問題。”張一凡點點頭,但隨即想到不對勁,這去掉47篇的話,還剩下……
???
陳舟笑看著張一凡說道:“我相信你可以的!”
張一凡:“……”
沈靖看著張一凡,然後湊到陳舟身邊,輕聲問道:“你什麼時候讓他幫你下載的文獻?”
陳舟說道:“我在去吳博士辦公室前,給他打了電話,讓他幫忙查詢的文獻資料。畢竟有些文獻,在學校圖書館才能下。”
沈靖恍然,隨即深深的看了陳舟一眼。
聽到兩人的話,張一凡笑著道:“我還以為陳舟突然打電話給我什麼事呢,結果是讓我幫忙查文獻。我就說你這次來廬州,怎麼也不提前打聲招呼呢?”
陳舟笑著說道:“我這不才剛到嗎?這剛到就找你,還不夠意思嗎?”
張一凡不置可否,他估計要不是因為要查文獻資料,陳舟大機率是在臨走前才會打電話說一下。
不過對此他也理解,這又不是什麼假期,是有任務來的。
而且看這架勢,應該是時間比較緊的任務。
所以接到電話後,張一凡也二話沒說,花了一下午的時間,幫陳舟查文獻。
只是令他十分不解的是,陳舟這傢伙居然要那麼多文獻資料……
這玩意,難道還多多益善嗎?
“聽說你要去國外做學術報告了?”張一凡想到自己在網上看到的訊息,便問陳舟。
陳舟坐回桌子前,邊翻文獻,邊說道:“嗯,下個月15號,關於冰雹猜想的證明,做個報告。”
“可以啊破釜,我本來還以為網上訊息不可信,沒想到是真的!”張一凡很是為陳舟高興。
陳舟笑了笑,督促道:“你趕緊的幹活,回頭請你吃大餐!晚上你還得回學校,不能太晚。”
“成交!”張一凡笑道。
隨即,兩人不再交談,各自忙著手中的工作。
沈靖不由得看了兩人一眼,陳舟和張一凡都是認真的在看著文獻,全然不像剛才還說說笑笑的模樣。
“這進入狀態也太快了吧?”沈靖暗自嘀咕一聲。
他卻不知道,張一凡的學習習慣,基本上都是在高中復讀時,坐在陳舟身邊,被那股壓力給壓出來的。
不止是張一凡,陳舟周邊的同學,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不少的影響。
在陳舟改變的同時,他們也在默默的改變著。
陳舟把主要的整理任務分別交給了張一凡和沈靖,這也讓他有了時間,可以更多的去研究金剛石薄膜的整個製備工藝。
只有完全瞭解,才能改進製備方法。
而且,陳舟並不打算一開始就針對MPCVD法去研究。
他打算先全面一點,再尋求突破。
金剛石薄膜的製備方法有一個變遷。
從上世紀50 年代的高溫高壓,到80年代初日國科學家首次使用的CVD法,再到今天的多種合成方法。
說是多種合成方法,但其實也都是基於CVD法的基礎上,進行改進的。
【熱絲CVD法(HFCVD)製備金剛石膜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