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論是身份,還是年齡,這都是多麼勁爆的訊息。
這才能滿足他們的好奇之心。
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得到這麼多關注的數學界,因為陳舟證明了冰雹猜想,一下子,熱鬧了起來。
緊接著,是華國國內。
燕京日報的編輯部。
“小姚,新聞稿寫的怎麼樣了?”燕京日報的主編此刻正站在姚記者的身後。
“還在整理,這個數學論文,我完全看不懂……”姚彤彤很是無奈的抓了抓自己的腦袋。
上次採訪陳舟時,她就對陳舟那專業的數學知識,很是無奈,採訪的記錄也是磕磕絆絆。
這次更是對著專業的數學論文來寫新聞稿,她根本就是兩眼一抹黑。
這論文,符號分開,倒是都認識。
可合起來,就都不認識了。
主編笑了笑,鼓勵道:“我相信你的能力,上一次關於陳舟的採訪稿,就寫的非常出色。這一次,你肯定也能出色完成任務。”
這鼓勵也只能聽聽,畢竟沒啥實際用處。
姚彤彤勉強笑了笑,說道:“主編放心,就算通宵加班,我也不會耽誤這篇稿子的!”
主編拍了拍姚彤彤的肩膀:“好好幹!”
和燕京日報編輯部相同的事情,幾乎在每個大大小小的報社裡上演著。
而負責寫新聞稿的編輯們,一個個真正是急的抓耳撓腮。
他們總不能臨時抓一個數學教授去請教吧?
倒也不是沒這麼幹的,只是,這會的數學教授們,哪一個還有時間幫他們的忙?
這些教授們,才剛才從這條震驚了燕京大學數院,又震驚了整個燕京大學,再震驚了整個華國數學界的訊息中,稍微緩過來一些。
一個個的正帶著莫大的好奇心,檢視著陳舟的論文。
隨著這條訊息的擴散,抓耳撓腮的不再只是報社的編輯了。
各種自媒體的編輯們,也開始體驗相同的過程了。
只不過,自媒體們更多的關注點是在證明者,也就是陳舟的身上。
一個困擾數學界78年的猜想,是一個華國人解決的。
最關鍵的是,這個人竟然是一個剛剛步入大二的本科生!
更關鍵的是,這個人在上大學之前,居然是復讀的!
這其中的故事,太多了,也太過精彩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