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對他的程式設計來說,是十分友好的。
大概半個小時左右,陳舟和楊依依回到了教室。
陳舟的手裡拎著一個袋子,袋子裡是一份蓋澆飯和一瓶可樂。
走到方結明身旁,把東西放在他旁邊,陳舟和楊依依就在後邊看著方結明程式設計。
方結明也進入了後續的收尾階段。
陳舟看了大概有二十分鐘,方結明慢慢停下了敲擊鍵盤的雙手,程式設計完成。
試著執行了相關的程式,基本上符合計算結果的預期。
方結明把一張草稿紙遞給陳舟,這是他在程式設計過程中,根據執行結果進行修改完善的資料。
也就是說,真不是他剛根據計算過程進行的程式設計,而是已經修改完善的最終成果。
陳舟看了這位學長一眼,然後伸手接過草稿紙,看了起來。
一些細微資料的調整,使得整個計算更加完美,誤差更小。
“學長,你先吃飯,我把計算過程完善一下。”說著,陳舟把所有草稿紙匯總,回到自己的電腦旁,和楊依依一起討論著完善了相應的理論部分。
方結明則在一旁吃著蓋澆飯,喝著可樂,只不過今天的快樂水似乎不怎麼快樂了......
至此,還剩下最後的論文部分,第一次組隊訓練便可以宣告結束了。
陳舟開始就著完善後的理論內容,結合方結明的程式設計模型,撰寫論文。
只不過,寫著寫著,陳舟舉手向馬南頓詢問道:“老師,這論文要是完全按照比賽要求,寫一篇完整的論文,那今天時間就不夠了......”
馬南頓看了一眼陳舟的電腦,上面的論文摘要已經完成,關於物理原理相關的理論分析,才寫了一半,但已經2頁了。
他收回目光,沒直接回答陳舟的問題,而是說道:“把你們前期的成果給我看一下。”
陳舟滑動滑鼠,開啟一個個檔案,所有人的工作,都匯總在他這裡,方便他撰寫論文。
順帶著,陳舟還把重新整理的草稿紙也拿給了馬南頓。
馬南頓先看了一遍草稿紙上的內容,然後把陳舟電腦上的檔案,一個個看了一遍。
隨後,他又把這個參賽隊的三個成員都看了一遍,更著重看了陳舟和楊依依兩人一眼。
這兩個是他帶過的歷屆參賽隊伍裡,作為大一新生,但表現是最好的。
而且,根據面前的這三人的工作結果來說,有希望衝擊金牌。
根據他剛才檢視的檔案,他也大致瞭解了這幾人的分工。
只不過,他有些奇怪,怎麼一個大二的學長,來蹭兩位新生的隊伍了?
當然,這話是不能說出來的,馬南頓放下手中的草稿紙,稱讚道:“從上午正式訓練到現在,五個小時不到的時間,你們不僅把工作做的差不多了,而且成果很出色。乾的很棒,希望你們繼續加油!”
停頓了一下,他指了指陳舟的電腦:“論文不用完全按照比賽要求,不然我們的訓練估計明天才能結束了。把語句精煉一下,大致寫一下,掌握論文撰寫的要點就行。還有一些專業詞彙,記得注意一下。”
陳舟三人點了點頭,按照馬南頓的說法,他們用不了一個小時,今天的訓練就可以結束了。
最終,陳舟花了40分鐘左右,搞定論文。
他們是馬南頓所指導的三個參賽隊中,最快完成訓練的。
馬南頓又檢查了一下論文,便讓陳舟三人離開了。
在三人收拾東西時,馬南頓想了想,還是囑咐了一句:“你們可以私下再總結一下,把每個人的工作更加合理分配,也能節約時間。嗯,你們有希望衝擊金牌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