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道:“往後,有此物,無論何時何地,任憑你做什麼事,切不可忘記只是你一人,還需審時度勢。”
李繼小心翼翼接過錦盒,不禁眼含熱淚,喃喃道:“弟子不才,何德何能,得此重託。今後就是赴湯蹈火,也無所顧忌。定不負師恩,以敬師祖教導之德。”
長老把錦盒交給李繼,心裡也是如釋重負。聽李繼這番話,也是感慨萬千。
悠悠歲月,時光易逝,容顏易老,不覺過去了這麼多年。看著眼前的這個年輕弟子,腦海浮現的是年輕時的自己,如同他一般,年輕壯志不言愁,是非善惡在人心。修行,參悟,追求真理,在歲月流轉的時光裡,不負年華。又得前人留傳卷軸,整日輾轉於此,雖不能如願,也是不虛此行。今日有緣親傳弟子,也是功德圓滿,夫復何求。
心想如此,口裡又念道:“以後不到萬不得已,切不可輕易開啟它;關鍵時刻,或可救你一命。”又像是囑託一般。
李繼說話有些顫抖,說道:“弟子牢記,定當認真,絕不敢存私心,冒犯了。”
長老聽說,這才放心了,轉過身,道:“時候不早了,你回去吧。”
李繼道:“那弟子先回去了。連累了師祖休息,弟子有愧。”
長老也道:“此事只可你一人知道,不可與他人知道,你聽明白了嗎?”
李繼點頭道:“弟子謹記,不敢與他人知道。”
長老道:“切計!切計!”
李繼輕輕走出廂房,把房門關上,又把錦盒揣在懷裡,悄悄回到僧房。
到了僧房,黑燈瞎火,眾僧人俱睡著。李繼也不敢作聲,恐有動靜驚醒師兄弟。摸黑悄悄睡下,衣裡揣著錦盒也不敢動,一夜無眠。
天未亮,李繼就早早開始行動。簡單收拾一下,穿束整齊,挎起揹包行囊,揣著錦盒,還是靜靜出了僧房。
邊走邊想,仍是不能忘了老師父。就悄悄來到老僧住處,想趁此機會,向他道個別,也不忘老師父教誨。
霎時來到老僧住處,只見房門緊閉,老僧還在熟睡。李繼不敢喊出聲,又不敢敲門,來回踱步,在房門外走來走去。
眼開天漸明,太陽就要升起來,李繼卻還是不敢喊,也不敢敲門。不覺眼角溼潤,最後還是作罷,向山門外走去。
正值深秋時節,秋早涼意襲來,一股消煞的涼風陣陣吹來,不禁打個冷顫。
走到山門處,旋風此一處,彼一處,風捲殘雲,落葉蕭蕭,枯黃的落葉攪紮在一起,是左一道,右一道,不知是去還是留。去時,向何方?留時,停幾許?奈何來去匆匆自有歸期。
恰此時,一襲播土揚沙,卷著寒意的風從背後抹過,風過人留,後背發涼,頭皮發麻,把一圈枯黃的落葉盡數掃出山門。
李繼,也不理會,也不回頭,只顧往前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