畢竟城門距離中軍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。
恰錄罕調撥一部分軍隊前去阻擊波斯人,這就使得整體陣型發生了變化。
這個變化不算太大,但也不算小,李定國第一時間就捕捉到了這一點,隨之展開了激針對性的佈置。
他發現奧斯曼人調去的乃是右翼軍隊,便派遣郝搖旗去猛攻奧斯曼人的有路。
戰爭就是這樣,撿著最為薄弱的環節進攻。
正所謂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,這個時候明軍如果能夠抓住機會徹底的把奧斯曼人的右翼衝散,對於整個戰局的幫助是極大的。
郝搖旗當然是毫不猶豫當即領命。
越是衝鋒陷陣的任務他越喜歡,因為靠著一身的蠻力就可以,不需要太動腦子。
而那種動腦子的任務就不太適合郝搖旗了,交給劉興明這小子最適合。
這小子鬼點子多,總能夠捕捉到機會。
郝搖旗雖然已經鏖戰了一個時辰,但絲毫沒有感受到疲憊。
在他的帶領下,五千騎兵開始瘋狂的撲向奧斯曼人的右翼。
奧斯曼人的右翼本就不穩,又調撥兵力前去抵擋波斯軍隊,見五千氣勢洶洶的騎兵殺來,奧斯曼軍官們直是慌了。
這算是怎麼個意思,明軍的洞察力也太強了吧,這種混亂的情況下也可以看出他們的薄弱環節在哪裡。
嘶,恐怖如斯,真的是恐怖如斯。
這個對手實在是太可怕了。
不管對手多麼可怕,總歸是要應戰的。
總不能束手就擒直接投降吧。
奧斯曼的步兵以長槍兵和刀盾手為主。
對付騎兵自然是長槍兵的優勢更大。
長槍兵很是自覺的上前阻擊,無數柄銀槍刺了出去,但聽得一聲聲嘶鳴,無數明軍的戰馬應聲倒地。
恐怖的情緒一時間開始在戰場瀰漫開來。
哪怕是郝搖旗也無法阻止這種情緒。畢竟這是出於本能。
“殺敵,殺敵!不要後退。”
郝搖旗瘋狂的給明軍將士們開始打氣。
他知道這個時候是至關重要的環節,若是明軍可以頂住,接下來的戰鬥都會變得輕鬆。
而且他們必須要頂住。
右翼已經是奧斯曼軍隊最為薄弱的一個環節了,他有什麼理由拿不下?